[獨家]別再和環保部門玩“躲貓貓”了!
近日,《中國水泥網》轉載自《大河網》的“河南19個環保項目進度緩慢被通報 兩個水泥脫硝項目上榜”一文,在與《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眾口相傳的“國十條”的對比下,顯得尤為“突出”。
據《大河網》報道,9月10日,河南省環境保護廳對污染減排項目實地探訪,發現中電投開封發電分公司環保項目進度嚴重滯后。該公司上報開封市環保局和監察部門的“項目進度表”顯示,該項目5月已經完成招標和初步設計,6月硝區基礎施工,7月、8月分別進行氨區基礎施工脫硝鋼結構安裝和脫硝設備安裝,正好在11月底全面建成投運。但河南省環保廳督導組在現場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施工現場還是一片荒地,土建工程尚未露出地面,甚至連一個工人也沒見到。這個被列入國家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中,同時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十項重點民生工程之一的項目遭遇了徹頭徹尾的“尷尬”。
兩天后的9月12日,歷時半年、數易其稿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發執行,“國十條”的第一條是“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減少多污染物排放”,而第一項行動就是“加強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其中要求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工程建設。對水泥工業提出了“新型干法水泥窯要實施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并安裝脫硝設施”和“工業窯爐現有除塵設施要實施升級改造”。
很顯然,中電投開封發電分公司脫硝項目攤上大事了。不過,水泥企業也沒什么可得意的,此次被通報進度緩慢的19個環保項目中,水泥脫硝項目也有兩個上榜。突然想起不久前的一水泥企業稱脫硝“違規成本低、守規成本高”,如今要不是省環保廳出其不意的督辦,這19個環保項目還不知會拖到何時。經過通報后,中電投開封發電分公司負責人表示,將加派人手,保證如期完成。離11月底還剩兩個多月,希望趕工期的同時能保質保量地完成項目。
我國的環境監管通常是上級暗訪在前,地方大檢查在后。現在河南各地或許已經開始醞釀“大檢查”了。事實上,在該事件中,地方政府也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上級監察或許是以一對十或更多,監督點面有限,當地政府讓企業在眼皮子底下耍手段,面對群眾多次舉報,卻“睜只眼閉只眼”,置當地的環境質量和人民群眾的權益于不顧,實在該認真反思,應在中央糾“四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及奢靡之風)中,認真改進工作作風。
“國十條”第七條第二十四項為加大環保執法力度。要求推進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等執法機制創新,明確重點,加大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對偷排偷放、屢查屢犯的違法企業,要依法停產關閉。對涉嫌環境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落實執法責任,對監督缺位、執法不力、徇私枉法等行為,監察機關要依法追究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
無論哪個行業,由于缺少有效的監管機制,企業自然很容易學起“敵進我退,敵駐我擾”的“游擊戰法”。回到水泥脫硝,我們也聽到個別企業透露,某些企業就算安裝了脫硝裝置,也不會時時刻刻開啟,一般等環保部門來檢查前再開。如何保證公平,使遵章守法的企業不吃虧,如何加強監管監測值得環保部門深思。而水泥企業本身是大氣污染治理的責任主體,要按照環保規范要求,加強內部管理,增加資金投入,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治理技術,確保達標排放,甚至達到“零排放”;要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接受社會監督。一味和環保部門玩“躲貓貓”,違法企業絕對躲不過依法處罰和追究法律責任,說到底終歸是得不償失。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