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最大水利工程——夾巖水利樞紐工程獲批復立項
8月27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貴州省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及黔西北供水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發改農經〔2013〕1625號),貴州省歷史上投資和規模最大水利工程——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正式獲得國家批復立項。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座以城鄉供水和灌溉為主、兼顧發電并為區域扶貧開發及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條件的綜合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畢大供水工程和灌溉區骨干輸水工程等組成。壩址位于長江流域烏江一級支流六沖河中游、畢節市內七星關區與納雍縣交界的潘家巖腳處,水庫總庫容13.25億立方米,最大壩高154米。輸水干渠總長384公里,支渠22條624公里,畢大供水工程線路總長26公里。整個工程受水區主要涉及黔西北地區畢節市的七星關區、大方縣、黔西縣、金沙縣、織金縣、納雍縣、赫章縣和遵義市的紅花崗區、遵義縣、仁懷市共10個縣(區、市),工程多年平均供水總量6.58億立方米,其中城鄉供水量4.35億立方米、農業灌溉供水2.23億立方米,供水人口273.88萬人,設計灌溉面積90.2萬畝,其中新增灌溉面積85.52萬畝,改善灌溉面積4.68萬畝,水電站裝機容量7.5萬千瓦。工程估算總投資為160.34億元,其中靜態總投資155.82億元、建設期利息4.52億元,施工總工期66個月。
自2010年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開展以來,省、市兩級采取超常規的工作措施,充分調動一切力量,全面協調各方關系,各相關前期工作同步開展,各項專題平行推進。在2010年 12月完成了工程規劃報告,2011年4月水規總院組織對規劃報告進行了審查,2011年8月規劃報告通過水規總院復審,2011年12月水規總院向水利部報送了規劃報告審查意見,2012年3月水利部以“水規計〔2012〕127號文件”對規劃報告進行了批復。2012年5月水規總院對項目建議書進行了審查,2012年7月項目建議書通過水規總院復審,2012年9月水規總院將審查意見行文上報水利部,2012年11月水利部以“水規計〔2012〕469號文件”向國家發改委報送了項目建議書審查意見。2013年3月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對項目建議書進行了評審,2013年6月項目建議書通過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審查,2013年8月27日國家發改委對項目建議書批復。目前可研報告已編制完成,水規總院已定于9月4日至6日組織對可研報告進行預審。各相關專題報告正在同步推進,正在進一步積極爭取盡快開工建設。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和國務院批復的《深入推進畢節試驗區改革發展規劃》(國辦函〔2013〕35號)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基礎設施工程,也是由國務院批準的《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西南五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水源工程近期建設規劃》、《長江流域綜合規劃》和國家發改委、水利部編制的《全國大中型水庫建設“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該工程是貴州省水利建設一個具有全局意義的大項目,可有效解決工程性缺水嚴重的畢節市和遵義市西南部地區的缺水矛盾,對于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后發趕超、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