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圖書《Concrete and Sustainability》(混凝土與可持續發展)

挪威混凝土專家珀•雅潤(Per Jahren)先生(右)和中材國際中材研究院院長隋同波教授
(左)簽贈新書

首發儀式簽贈新書現場
8月19日,化學工業出版社與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Taylor & Francis Group)合作出版的英文圖書《Concrete and Sustainability》(混凝土與可持續發展)的出版首發儀式在挪威王國駐華大使館隆重舉行。來自中國水泥協會、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中材國際中材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山東宏藝、北京仁創、云南永保等企業的代表參加了首發儀式。
水泥和混凝土是人類社會目前生產和消費量最大的材料,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十年內仍然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從原材料開采、工業制造、運輸,到建筑施工、維護,整個過程與環境密切聯系,理所當然成為可持續發展關注的重點之一。
首發儀式現場
化學工業出版社總編輯潘正安
首發式上,化學工業出版社總編輯潘正安介紹說,這本書是由挪威混凝土專家珀•雅潤(Per Jahren)先生和中材國際中材研究院院長隋同波教授共同執筆,他們分別從歐洲、亞洲乃至全球的不同角度闡述混凝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是一本覆蓋全球混凝土發展問題及應對方法的高水平、前瞻性著作,對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他介紹,該書是化學工業出版社與國際知名學術出版商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合作,并以其旗下在建筑領域享有盛譽的CRC品牌出版。這項合作是出版走出去的一個重要成果。
[Page]
挪威大使館環境參贊陶思古(Tor Skudal)
挪威大使館環境參贊陶思古(Tor Skudal)先生指出,可持續發展、環境和氣候變化是中挪兩國合作的主要優先領域,目前有近10項正在進行的合作項目。混凝土和水泥行業與其他材料產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涉及有關可持續發展與環境的問題。本書的出版是中挪兩國科學家共同合作,為環境可持續發展做出的一項重大貢獻。
中國水泥協會孔祥忠副會長
中國水泥協會孔祥忠副會長介紹了中國水泥和混凝土的近年行業發展狀況。他提出可持續發展是水泥混凝土行業目前面臨的重大挑戰,需要從事該行業的每一個科研人員積極地思考和應對。水泥混凝土作為人類社會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其消費量是所有其他材料總量的2倍,工業界有責任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方法生產和使用混凝土。
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崔素萍教授
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崔素萍教授在會上做了有關水泥混凝土生命周期評價的專題報告。目前,我國混凝土行業在快速發展中還存在諸多不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問題。采用生命周期評價(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的思想,適時地對我國水泥混凝土行業的綜合環境影響、發展情況和節能減排措施進行必要的分析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才能緩解工業化快速增長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必須高度重視。
中材國際中材研究院院長隋同波教授
--該書中方作者中材國際中材研究院院長隋同波教授介紹了中國水泥混凝土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回顧了近年來兩個合作者在我國水泥混凝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共同走過的路。中國是混凝土的消費大國,也是世界水泥產量最大的國家,占全球水泥產量的將近60%。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何有效地調和,是工業界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挪威混凝土專家珀雅潤(Per Jahren)先生
最后,該書外方作者挪威混凝土專家珀雅潤(Per Jahren)先生介紹了圖書的撰寫意圖和主要內容。他指出,該書不僅僅是討論混凝土本身的科學技術問題或給出具體的技術路線,更重要的是用系統方法論對資源可獲取性、技術與經濟可行性、環境相容性,以及社會責任等要素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行動,從而得到全面的應對方案。
化工出版社參會人員與作者合影
發布儀式之后,挪威王國駐華大使館的尼爾斯公使(Mr. Nils Martin Gunneng)出席了晚宴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和祝賀詞,企業代表——云南永保特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譚國仁董事長也再次表示了堅持混凝土的可持續發展是企業的責任。
[Page]
本書內容簡介
回顧混凝土與建筑發展的歷程,我們注意到了如下的焦點問題及其演變方向:
安全性 → 耐久性 → 服役性/功能性 → 可持續性
其中,最重要的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演變進程中的所有焦點要素既非孤立存在,也不可相互替代,而是密切相連且根據需求的不同而發揮作用;另一方面,最新發展的焦點要素--“可持續性”不是從前三個要素中發展而來,而是三個要素的綜合反映。
因此,我們相信:可持續性不僅涉及環境問題,而且是作為“安全性、耐久性、服役性/功能性、經濟可行性、環境相容性和社會責任”所有要素的綜合函數的整體系統思想和方法。其中,各個要素的效能因子和作用水平根據實際的邊界條件和設定目標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幾十年來,全球對于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注、理解和行動不斷深入,之后對于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極大關注和無可爭議的共識又進一步推動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水泥和混凝土作為人類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生產和消費量最大的建筑材料,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十年內仍然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理所當然成為可持續發展關注的重點之一。
作者嘗試從盡可能廣泛的視角,應用在全球范圍內混凝土可持續發展問題已經或正在實施的應對方法、途徑和案例,全面分析了世界混凝土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的復雜性和應對方案的多樣性。本書主要介紹以下內容:
從混凝土對社會與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影響的角度對混凝土可持續性問題進行探討
•介紹國際范圍內混凝土可持續發展所涉及的環境評價工具和方法論,分析不同的關注焦點、評價方法和時限對于混凝土可持續性的影響
•分析水泥混凝土領域所面臨的各種環境挑戰及其他方面的挑戰
•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列出了500多條參考文獻,方便讀者深度查閱
本書可供建筑與材料領域的專家、工程師,高等學校的教授、學生,相關專業政策制定者,以及致力于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人員等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