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企業十二五的機遇和挑戰
“十二五”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轉型期,中國水泥企業究竟何去何從?又將面臨怎樣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在第13屆亞洲水泥貿易論壇上,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廣明就這一問題和在場嘉賓分享了他的觀點。
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廣明
“十二五”期間,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制造業發展重點是優化結構,改善品質質量,增強產業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產能;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增強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合理引導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發展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大中型企業。因此,李廣明認為從整體經濟形勢看,2011年中國水泥企業發展環境將會繼續向好。
另外,2011年保障房建設及水利建設方面,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估算,有1000萬套保障房的建設資金將突破1.3萬億元。為此,201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再次明確要求,各地土地出讓金中不低于10%的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十二五”是加強水利重點薄弱環節建設、加快民生水泥發展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加強水利管理的攻堅時期,也是推進傳統水利向現代化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重要時期。中共中央、國務院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印發《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進一步明確水利戰略地位。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在這個過程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李廣明認為2011年水泥企業將面臨著成本提高,新增產能釋放,市場競爭繼續加劇等問題,為此競爭秩序仍需各利益相關者努力避免惡性價格等破壞整體行業價值的行為方式。另外,市場需求與市場供給將繼續博弈,在區域化競爭與合作的前提下,企業面臨著從營銷戰略定位、市場細分、市場競爭策略等諸多方面的不斷調整與創新,如何緊跟市場發展,將令水泥企業深思。
面對機遇和挑戰,李廣明建議水泥企業做好以下四個轉變:
一是從追求新建擴張的方式向聯合重組方式轉變;
二是從追求量的增加向追求價值增長轉變;
三是從粗放的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
四是從單一水泥產品生產向延長產業鏈轉變。
做好以下三點:
一是要與西方企業在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上進行合作,促使我國企業加快升級;
二是要加快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技術創新提升企業實力,推動產業升級;
三是不能僅靠勞動力和資源的低成本,還要通過優化產業鏈、集約化管理等提升競爭力。
最后,李廣明認為未來水泥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以節省資源、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為中心,進行清潔生產和高效集約化生產,加強水泥生態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逐漸減少天然資源和天然能源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最大程度地減少環境污染,最大限度地接收、消納工業廢棄物和城市廢棄物等,使水泥工業盡快達到與環境友好、相容、和諧、共存。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袁燕萍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