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業出臺“二十條措施”新政 幫水泥等企業開拓市場
江西省近日出臺《全省工業促生產穩增長“二十條措施”》,從加強督導幫扶、建立企業協調服務機制、強化生產要素保障、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等6方面,進一步促進全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加強督導幫扶:組成11個工業促生產穩增長幫扶督導工作組,赴各設區市進行幫扶,面對面、一對一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對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可過50億元人民幣的重點企業,實行掛點聯系制度,幫助企業堅定信心,平穩發展;組成聯合工作組,對受外部市場或政策影響、短期經營困難的重點企業,一廠一策制定具體幫扶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建立企業協調服務機制:由省工信委會同省發改委、省監察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國土資源廳等單位,建立全省工業運行協調服務長效機制;開通“企聲通道”,在省工信委門戶網站設立窗口,公布電子信箱和熱線電話,拓寬暢通企業反映問題的渠道,對企業反映的問題按照融資、用地、用電、用工、配套等方面進行分類整理,提交相關職能部門和市、縣限時辦理;對需跨部門、跨地區協調解決的重大問題、帶普遍性的政策問題實行專題協調。
強化生產要素保障:建立政銀企對接服務機制,調度協調有市場、有訂單,但流動資金緊缺的企業融資需求,切實緩解企業融資困難。發揮現有融資擔保機構的作用,加大對工業企業貸款擔保支持力度;推動金融創新,強化金融對工業的支持服務;在有色、鋼鐵、水泥等行業選擇企業開展大用戶直供電試點,大力發展余熱、余壓發電,鼓勵集中供熱,推廣熱電聯產項目,探索推動部分工業園區開展微型電網建設試點;健全完善各類用工對接平臺,加強供求信息對接,積極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和校企合作培訓,緩解企業用工難題;落實各項就業促進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定點培訓機構、企業或參訓人員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對符合條件的職業介紹機構給予職業介紹補貼;協調金融機構對光伏、化工、造船等行業的企業融資區別對待,對有市場、有訂單、有效益的企業積極予以支持。
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協調省重點工程建設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省產鋼鐵、水泥等工業品;定期篩選確定一批省產藥品,支持幫助其進入基本藥物增補品種遴選目錄;同等條件下政府集中采購優先支持優質省產品;啟動實施光伏產品推廣應用“十百千萬”示范工程,選擇支持符合條件的10個工業園區、100個公共機構、1000個企業、10000戶居民家庭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鼓勵企業參加國家和省政府籌辦或組織的展銷會、博覽會、交易會等商務活動,按規定給予一定的展位費補貼。
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組織清理取消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減輕企業負擔;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清理、取消、下放審批事項,簡化審批手續;積極開展企業負擔監督大檢查,督促落實企業減負相關政策。
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建立重大工業項目調度推進責任制,強化跟蹤調度,抓好協調服務,加強督查考核;對列入全省百項重大工業項目年度計劃的重大項目,全部納入省重大產業項目綠色通道機制,并優先納入省重大項目調度會、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會、擴大開放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調度會等平臺協調推進,幫助解決項目用地、環評、資金等問題,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申報國家和省內各類專項資金;積極落實增值稅抵扣、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進口設備減免關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降低企業投資成本,促進企業技術進步。
編輯:許玉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