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2013上半年區域水泥市場“幾宗最”
2012年,水泥市場需求不旺,產銷量增幅下降,水泥價格直到四季度才有所回暖,有人發出了“水泥行業‘黃金十年’一夜不在”的聲音。不過,2012年下半年國家開始密集批復基建投資項目,加上城鎮化和鐵路投資,令不少業內人士期待著2013年水泥行業會迎來柳暗花明。如今2013年上半年已過,水泥行情是否符合預期,筆者選取六大區域的典型省份,試圖從供需、價格等方面進行分析,以小見大,展現上半年水泥市場整體情況。

7月中旬,國家統計局公布6月及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生產運行數據,其中,6月份水泥產量22754萬噸,同比增長8.8%,上半年水泥總產量109607萬噸,同比增長9.7%,增速較前5月加快0.8個百分點,明顯高于年初市場普遍預期的6%至8%的增長預期。在宏觀經濟弱復蘇的情況下,作為強周期的水泥行業能實現產銷的較快增長實屬難得。而推動上半年水泥產量出現同比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建投資快速回升、農村需求增長明顯及房地產投資平穩增長。
從水泥行業下游需求來看,上半年基建投資同比增長23.65%,高于前三年同期水平。其中鐵路基本建設投資平穩較快增長,截止到5月份全國鐵路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322.85億元,同比增長25.4%,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長20.3%。
需求和產量增速的高企,折射出市場供需狀況的好轉。然而,從價格來看,今年的水泥價格整體低于前三年的水平,呈現下滑態勢。分地區來看,上半年區域水泥市場仍存在不少差距,冷暖不均。1~2月,全國水泥價格延續了去年12月份的下降走勢,直到3月份有較明顯回升。從各個省份來看,華東地區水泥價格恢復最快,3~5月多地價格出現大幅上漲,5月中旬,華東各別省會城市的P.O42.5散裝平均價格已經達到357元/噸左右。西北地區個別省份在4~5月份一度小幅回暖,但未改整體低迷的狀態。東北地區前5個月走勢平穩,6月以來走勢偏強,黑龍江、吉林部分地區下游需求有所上升,價格走高。其余各區域基本自去年年底以來一直延續了震蕩走低的趨勢。
華東:價格恢復最快,產能零增長。今年以來,華東水泥市場起步艱難,但趨勢向好,特別是3月份以來,在全國水泥市場還在低迷狀態尚未蘇醒時,華東水泥價格就已經開始陸續上調,為市場旺季的到來做足了鋪墊。

中國水泥網行情中心的數據顯示,以P.O42.5散裝水泥價格為例,從3月初至5月中旬,華東各地區水泥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區域內漲幅最大的上海累計上漲20%。經過兩個月的連續上漲之后,5月中旬,整個華東地區水泥價格基本達到去年四季度高點,個別省會城市的P.O42.5散裝平均價格已經達到357元/噸左右,較去年同期高出14元/噸;P.C32.5袋裝平均價格為330元/噸左右,較去年同期高出5元/噸。
3~5月,華東水泥價格大幅上調,首先是由于天氣良好、氣溫快速回升為各項工程項目施工和新開工創造良好條件,其次是農村市場需求恢復較快,交通固定投資及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增加,加之區域內新增產能零增長,以及重點企業對市場較強的控制能力,共同促成了價格上揚。不過,6月后華東不少地區受中高考、高溫、雨水天氣、農忙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持續減弱,水泥價格開始走低,銷售進入淡季,出于產銷平衡考慮,主導企業一般選擇停窯檢修以控制產量,維護價格。
據中國水泥網行情中心統計,上半年華東地區停窯最多的是浙江省,2013年浙江計劃全年停窯60天左右,其中春節期間停窯28天。6月再度停窯10天,但停窯結束后,熟料銷量并未有明顯提升,水泥價格呈現下跌態勢。
預計第三季度華東整體水泥價格仍將維持緩慢回落態勢,但幅度將十分有限。[Page]
東北:價格明漲暗降,成最尷尬區域。按照慣例,東北地區項目建設施工期集中在4~10月,而今年水泥需求直到5月初才見起色。此前,盡管主導企業提價愿望強烈,也多次實行提價,但水泥價格一直沒有實質性上漲,成為全國最尷尬的區域。尤其是3月中下旬發改委進駐黑龍江調查鎖窯事件,引起全行業的關注,也從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東北地區的市場協同。

5、6月份東北地區逐漸進入傳統施工旺季,黑龍江、吉林部分地區下游需求有所上升,價格走高,但遼寧地區在傳統旺季并沒有出現太多令人欣喜的變化,需求延續之前的疲軟態勢,5月份,為應對市場低迷,遼中地區企業還進行了為期23~25天的停窯。不過,遼寧水泥協會秘書長馬世義在接受中國水泥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停窯也只是權宜之計,執行效果差加上需求難以拉升,使得調漲頻頻落空。從上圖可見,1~6月,遼寧水泥價格下滑明顯,且與吉林、黑龍江相比,差距較大。
就需求端來看,遼寧前五個月固定投資7015.2億,比上年同期增長22.1%。但馬世義表示,真正與水泥行業密切相關的交通、基建投資剛剛起步,目前還看不出端倪。加上由于資金問題,遼寧省上半年項目建設進展緩慢,某一個或某幾個重點工程對水泥行業目前的處境來說影響甚微。馬世義表示,遼寧作為全國水泥產能過剩較為突出的地區之一,項目的違規上馬更加劇了供需矛盾,未來行情并不樂觀。第12屆全運會將于8月31日在沈陽舉行,屆時沈陽及周邊部分區域需要對各類工地項目停工,受此影響,沈陽水泥市場近期還將持續降溫。
不過,隨著下游需求的逐漸好轉,總體來說,下一個階段東北地區整體價格或會保持平穩或小幅上升的態勢。
西南:價格戰頻發,產能過剩最重。1~2月份是西南地區的水泥銷售淡季,大部分地區水泥價格穩中小幅走低。3月底,云貴川渝四省醞釀漲價,但直到4月份價格仍未能走高。云貴兩地局部地區有調整,但整體走穩,四川整體略有回落,而重慶則有較為明顯的下跌。從今年3月的270元/噸,到4月的255元/噸,再到6月的242元/噸,重慶水泥價格一路下滑。進入5月份,云貴兩地小幅走高,川渝兩地則繼續小幅下滑。

西南地區的價格不景氣和大量新增產能釋放密切相關。據統計,目前西南還有在建生產線50條,將新增水泥產能7300萬噸。其中四川省7條,產能近1000萬噸;貴州省17條,產能3000萬噸;云南省24條,產能近3000萬噸;重慶市2條,產能300萬噸。屆時西南地區人均產能將達到2.56噸,產能過剩狀況將更加嚴峻。水泥產能過剩已造成西南地區行業競爭白熱化,價格戰時有發生,未來水泥市場情況難言樂觀。
以重慶而言,重慶水泥協會會長馬澤民認為,重慶水泥行情頻頻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2009年前生產線集中核準太多。據了解,2007年重慶核準了12條新型干法生產線,2008年又核準了16條,接著2009年核準了10條生產線,而近幾年這些生產線產能陸續釋放,破壞了市場供需平衡。今年上半年,重慶水泥行業整體開工率在60%,甚至更低,馬會長表示。
“水泥‘西進’,是否會重演‘浙江現象’”?早前業內人士的疑問如今看來已經成為事實。“我能預料的是,浙江的今天將是重慶的明天”,馬會長指出目前重慶水泥的出路在于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由各自為政、粗放經營、無序競爭向重組聯合、集約經營、有序競爭轉變。[Page]
西北:新增產能最多,市場冷熱不均。據中國水泥網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投產27條熟料生產線,年設計產能累計約3300萬噸。其中,新疆地區有5條生產線點火,位居第一。據了解,新疆目前還有在建水泥生產線31條,總產能3515萬噸;未開工生產線18條,總產能2365萬噸。若所有項目全部建成,新疆水泥總產能將過億噸,但業內預計,2015年新疆水泥市場需求約為6500至7000萬噸。顯然,產能過剩已成為阻礙新疆水泥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大障礙,最明顯表現就是水泥價格持續下滑。

中國水泥網行情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疆水泥價格直至6月底整體行情仍舊低迷,加上6月初天山水泥有一條生產線投產,區域主流市場P.C32.5袋裝水泥價格僅為290~300元/噸,P.O42.5散裝水泥價格為300~320元/噸左右,和前幾年形成天壤之別。預計第三季度區域內各水泥廠家會實行自律,維持市場平穩運行,短期內水泥價格有可能止跌企穩。
數據顯示,一、二季度青海、新疆、寧夏水泥產量同比增速保持在20~30%左右。雖然水泥產量增幅較大,但由于產能增長過快,三地水泥價格難有起色,停窯限產、價格競爭將成常態。
相較于上述三地的冷清,甘肅水泥市場卻呈現火熱景象。3月底,甘肅水泥需求大增,價格率先大幅上漲,蘭州及白銀地區廠家出現50~80元/噸不等的大幅提價。進入4月中旬,蘭州及周邊地區部分廠家水泥價格再度上漲。5月初,甘肅蘭州地區水泥價格又上調10~20元/噸不等,受此影響,5月中旬,平涼水泥出廠價格上漲15元/噸,天水市場同樣走高20~30元/噸。6月,甘肅價格整體保持平穩,下旬平涼祁連山、海螺水泥價格相繼下調20 元/噸左右,P.O42.5 散裝水泥主流出廠價在270 元/噸。日前,甘肅省政府公布省列重大項目200個,總投資10621.78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550.90億元,項目多為鐵路、公路等基建投資,加之蘭州新區今年將進入基建建設高峰期,都有望帶動甘肅水泥需求出現超預期增長。
陜西3月底天氣轉好,需求稍有回暖,西安周邊區域主導企業紛紛上調20~30元/噸。6月,陜西農忙麥收,加上持續雨水,需求下滑明顯,各企業庫存快速上升,渭南、漢中、銅川、關中區域廠家先后下調水泥價格近30元/噸,寶雞部分廠家P.O42.5散裝水泥最低出廠價已逼近230元/噸,市場進入入淡季,水泥價格下滑。
華北:停窯力度最大,市場競爭激烈。春節后華北市場清淡,京津冀地區因排污指標控制原因,區域內停窯限產力度和范圍超往年,尤其是3月北方霧霾天氣爆發引全國關注,北京多條熟料生產線持續限產,河北石家莊、保定地區規模以上廠家停窯延至3月中旬,邯鄲、邢臺等地更是延至3月底。北京、天津受停窯影響,主導企業于3月中旬提價60元/噸,但從4月市場反饋來看,市場執行與預期有出入。5月,京津冀市場需求沒有明顯改善,6月受中、高考,端午假期,雨水農忙等影響,水泥需求及成交價格皆有一定程度下滑,區域價格保持低迷狀態。

山西市場上半年表現平淡,需求偏弱,一季度價格低位走穩,即便進入5、6月也是旺季不旺,停窯難以維價。內需不振,外患不斷,河北熟料出廠價格僅為185元/噸,到達太原及周邊地區也只有225元/噸,如此低價令太原本地企業難以形成有效抵制,P.O42.5散裝水泥出廠價僅在270~275元/噸。晉南地區同樣受到河南低價水泥困擾,市場競爭激勵導致上半年水泥價格低迷。
4~5月,內蒙古市場進入啟動階段,短期內企業接到訂單數量不多,其中東部市場行情相對較好,報價持續走穩。西部地區水泥供需最為集中,但產能過剩嚴重,競爭激烈,大廠持續生產導致水泥供過于求,部分品牌價格回落至冬儲水平。6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地區需求略有改善,再加上企業自律性加強,區域水泥價格較前期上漲10~20 元/噸,其余地區表現并無亮點。6月下旬,內蒙西部市場P.C32.5 袋裝水泥主流出廠價在240~260 元/噸,P.O42.5 散裝水泥在270~280 元/噸。東部地區略高20~30 元/噸,其中呼倫貝爾地區最高,高標水泥保持在400 元/噸以上。[Page]
中南:價格整體下調幅度最大。上半年,中南地區水泥市場恢復緩慢,且整體下調幅度較大,兩廣地區尤為明顯。3月,廣東市場受廣西低價水泥沖擊,加上企業間競爭激烈,價格大幅下調,年后至3月底累計降幅高達60元/噸左右。進入4月后,全國水泥市場行情普遍好轉,然而廣東因市場競爭激烈,大部分企業延續3月低價,多數廠家表示廣東整個區域水泥價格已接近成本線。直到5月中下旬,省內各地區廠家才普遍上調水泥價格10~20元/噸。6月,水泥企業在經歷5月底的普調后,多數保持產銷平衡,然而庫存仍在65~70%的高位,后期大幅上揚的可能性不大。

廣西水泥市場2、3月價格全盤走低,進入4月后,工程開工率有所增長,但又因雨水天氣困擾,導致水泥出貨量減少,南寧、桂林、玉林等多地價格下調,幅度在20~30元/噸不等,6月行情總體平穩,僅南寧區域有漲價情況出現。
5月,湖南出現大范圍降價,期間衡陽紅獅、江華海螺新增水泥產能釋放使得原本供給過剩的市場雪上加霜。當月,常德、張家界、岳陽、益陽、衡陽、婁邵等地均降價,其中常德及張家界更是大幅走低40~50元/噸。6月后,情況稍許好轉,當地水泥價格漲跌互現。
4月,湖北武漢及周邊區域水泥價格走高30元/噸左右,鄂西北地區則保持相對穩定。5月初,湖北武漢、孝感地區價格小幅上揚10元/噸,然而到下旬武漢地區價格便逐步回落。鄂州、荊州等地也因雨水天氣導致庫位高滿,廠家下調水泥價格20元/噸左右。湖北6月依舊跌勢一片,尤以鄂東南區域最為明顯,水泥價格普遍下調20~30元/噸。
年后河南北部地區水泥行情不佳,廠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停窯,但主導企業積極生產,并以低價沖擊市場,使得其他小企業不堪重負,水泥價格一路走低。南部的信陽、南陽、駐馬店等地區,主導企業積極維護市場,行情較好,水泥價格仍能維持年前水平。5月,河南開始農忙,工程施工放緩,水泥需求進一步下滑,各廠家計劃停窯檢修。6月河南水泥需求仍沒有明顯回復。
2013年上半年,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水泥市場競爭激烈,價格回升難度大,企業效益改觀有限。而如何控制新增產能,緩解行業壓力依舊是下半年的難題。5月,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下發了《關于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通知》(發改產業([2013]892號),指出兩部委正在研究制定《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總體方案》,要求各地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過剩行業的違規產能進行清理和檢查,對于違規的項目,不允許進行核準、備案以及提供土地、環評和信貸支持。2013年水泥行業是否能夠扭轉2012年全年行業利潤減半的局面,走出產能過剩的困境,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