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碳排放權交易具體實施辦法正擬定中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7月19日表示,建立碳交易市場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必須作為長期的工作任務來抓。伴隨著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等7個城市獲準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一場關于企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革命拉開了序幕。
近日,杭州市也加入了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的隊伍。杭州市政府近日發布了《杭州市能源消費過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用能單位在使用限定的碳排放指標過程中,可以將多余的排放權通過市場出售,也可以花錢購買排放權。
浙江中得集團相關負責人陳永州說:“去年中得在北京環境交易所花了2.1萬元買下了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的615.55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中間郵件往返了一個月時間才完成這筆交易。未來杭州建立起碳排放權交易平臺,中得一定會積極響應。”
陳永州認為,市政府做這件事是為了樹立一批環保企業標桿,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降低能耗,社會意義大于經濟利益。提起去年中得參與的那次碳交易,陳永州說,當時杭州市標準化研究院正在搞國內低碳產品核定辦法,中得集團只是想做一個試驗,從而知道每一單位的甲魚以及深加工產品的碳排放量到底有多少,對未來涉足環保領域做到心中有數。
杭州天裕光能綜合管理辦公室的張權看完相關條例后,他最關注碳排放權管理中如何賣碳的問題。杭州天裕光能采用先進環保工藝生產太陽能薄膜電池組件,所用能耗少,產品價值高,用較少能耗生產出大量綠色能源。張權說:“像現在的用電高峰期,我們廠房的屋頂發電都用不完,如果杭州實施碳排放權交易,我們就可以賣碳排放配額。我認為市政府這一舉措的目的就是要支持生產相同產值但能耗控制得好的企業。”
據杭州市經信委資源處透露,杭州碳排放權交易具體實施辦法正在擬定中,將于近日出臺。
編輯:余樂樂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