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心不改 雖苦猶榮——企業家的精神與堅守
宋志平
中國大企業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管理經驗。這些經驗既具有中國特色,也有國際水平;既是我們民族的,也是全人類的,對世界企業管理實踐都有借鑒意義。
我們學習西方企業的發展路徑和管理經驗是為了實現自身快速成長,但是我們也用不著在學習西方經驗中太妄自菲薄。中國經濟能如此快速發展,是因為有一批優秀的企業、優秀的企業家、優秀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在發揮作用。西方有喬布斯,中華民族也應該有自己的企業英雄,有中國的喬布斯。
企業家精神是創新和冒險精神
企業家的思考不應局限于企業,應該站得更高,關注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關心社會。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苦盡才能甘來,企業家應該從不懈怠,從不自我原諒,從不輕言放棄,這是企業家成功的原則,更是一種精神。
企業家精神是創新精神,是冒險精神。有企業英雄,才有英雄的企業,有英雄的企業,才有英雄的國家。但企業家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政府官員,即使是最優秀的企業家,也只是在企業方面具備專長,對他們要求不能太高。另外,企業家更不是神,因而對他們的要求也不能面面俱到。企業家在創業中往往承擔著巨大壓力。
我希望社會支持企業家的成長,為企業家創業成長創造良好寬松的環境。即使他們有一些工作過失,我們也應該有一定的寬容,就像對待運動員一樣,不能贏了金牌就贊揚,輸了就奚落。希望社會給企業家一塊沃土,讓更多企業家健康成長。
我的偶像是美國商界傳奇人物亞科卡。亞科卡曾受雇于福特公司,被福特二世無故解雇,飽受屈辱,后來成為克萊斯勒總裁,將該公司從死亡邊緣拯救出來。
我讀過亞科卡的一本書,這本書最早翻譯到中國叫《反敗為勝》,后來更名為《亞科卡傳》。亞科卡的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反敗為勝的精神,是一種不折不撓,一往無前的英雄主義精神。企業家需要這種信念和精神,因為做企業不可能是一片坦途,不可能是繁花似錦,企業家會經常站在懸崖峭壁上。所以英特爾公司的前總裁安迪·格羅夫說,即使到今天我還是戰戰兢兢地經營,如履薄冰。
企業家要永遠面向正前方
做企業最重要的是對企業要有濃厚的興趣,不能是只當做一份任務,而是要將任務與志趣結合起來,全身心地致力于做企業。
企業家應該有比較明確的堅定的人生方向,把自己的人生目標與企業的發展緊緊地結合起來,這才叫“在狀態”.人的一生能做成的事情并不多,能做成一兩件像樣的事情就不錯了。所以,我信奉一生做好一件事。企業家要認認真真地把企業作為終身事業來做,而不應作為升官發財的跳板,否則是做不好企業的。
企業家要把企業的創業、管理和發展作為職業和人生的一種選擇、一種約定和承諾。企業家要有智慧,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職業化的態度,有永遠面向正前方的積極人生態度,不懈怠、不停留、不空論、不戀功,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事業是一個長期過程,只有兢兢業業、扎扎實實,一直向著正前方,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成功。
同時,企業家不僅要有進取心,能正確面對困難,還要有平常心,能正確看待榮辱得失;既要有拼勁,也要有耐力,既能淡定迎接成功,也能從容面對失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其實做企業也需要淡泊、寧靜的心態,需要有堅定的信念。
我有時候就在想那些候鳥挺有意思,怎么冥冥之中的飛翔就知道前方有一個湖泊?我覺得企業家也要有候鳥一樣的方向感,帶領著大家向著正前方飛翔,既淡定又堅定。
這些年在做企業的道路上,我也有過很多坎坷經歷和刻骨銘心的感受,但無論什么情況,我都對未來始終懷著積極正面的態度,不去抱怨,更不懈怠,一直保持著平常樂觀的心情和面向正前方的人生態度。
回憶過去30年的企業生涯,我感觸良多。如果有人問我,你選擇這條道路有沒有后悔?我覺得我不后悔,因為這30年正好是中國改革開放、大發展的30年,正好是中國企業迅速崛起的30年,也是中國企業界涌現一大批企業家英雄的30年。這30年能在中國企業中供職,能夠親歷中國企業這場變革,真的是彌足珍貴。
在年度經濟人物評選的論壇上,我說:“做實業最重要的是堅守,因為做實業艱辛而漫長,一路上會有不少誘惑,但實業總得有人做,因為它是經濟的根。這么多年我吃過不少苦,也遇到不少風浪,但我癡心不改,雖苦猶榮。”
編輯:管旋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