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湖南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湖南省人民政府 · 2013-07-08 16:46 留言

  為推進建筑節能,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3〕1號)精神,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切實增強開展綠色建筑行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綠色建筑是指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及《湖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節地、節能、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推進建筑節能向縱深發展,有利于提高資源能源使用效率,緩解資源能源供需緊張矛盾;有利于降低社會總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空間;有利于帶動建筑技術革新,拉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節能咨詢、節能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直接推動建筑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促進建筑產業優化升級;有利于在全社會推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盡快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加快推進我省綠色建筑發展。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省“四化兩型”發展戰略,把生態文明融入城鄉建設的全過程,樹立建筑全壽命周期理念,以節約能源資源、大幅提高建筑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合理改善舒適性為目標,以法規政策為保障,以科學技術為支撐,堅持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社會參與,轉變城鄉建設模式,加強監督管理,強化宣傳教育,培育和規范市場,從政策法規、體制機制、規劃設計、標準規范、技術推廣、建設運營和產業支撐等方面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

  (二)基本原則

  1、搶抓機遇,加快轉型。緊扣“四化兩型”發展戰略,圍繞建設“綠色湖南”發展目標,抓住國家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行動、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建設綠色生態城區的有利時機,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和配套能力建設,促進節能建筑向綠色建筑轉型升級。

  2、突出重點,整體推進。以長株潭城市群和兩型社會示范區為重點,逐步向其他地區延伸。重點推動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建設,重點推進政府投資公益性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重點抓好新建建筑節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及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重點推廣綠色建筑材料、綠色照明、高效能建筑耗能設備,普及綠色施工,推進住宅產業化,嚴格建筑拆除管理,推廣節水與建筑一體化。

  3、政府引導,市場推動。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引導綠色建筑發展由政府主導向市場推動轉變。加強宣傳教育,培育市場需求;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新技術研發、轉化和推廣應用;培育咨詢服務機構,引導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型產業發展;加強監管和工作指導,促進市場有序發展。

  4、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考慮我省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資源條件、氣候特征、建筑特點及人民生活習慣,合理制定技術路線,實施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5、質量第一,集約高效。堅持把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在確保建筑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廣各種適宜高效的綠色建筑技術和產品。樹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理念,綜合考慮投入產出效益,合理選擇規劃、建設方案和技術措施。

  (三)總體目標 在進一步抓好建筑節能的基礎上,促進建筑節能向綠色、低碳轉型,提高綠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到2015年底,全省20%以上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各縣創建1個以上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居住小區,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城區25%以上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全省創建5個以上示范作用明顯的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 其中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應分別創建1個以上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到2015年底,全省城鎮新(改、擴)建筑嚴格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設計階段標準執行率達到100%,施工階段標準執行率全省設區城市達到99%以上,縣市和建制鎮達到95%以上;到2020年,全省30%以上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長沙、株洲、湘潭三市50%以上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建立并完善綠色建筑建設與評價的政策法規體系、建設監管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和咨詢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社會參與的綠色建筑發展模式,綠色建筑理念成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

  三、工作重點

  (一)積極推進綠色建筑區域化、規模化發展

  1、科學編制城鄉建設規劃。各地城市規劃編制應以綠色、節能、環保理念為指導,建立包括綠色建筑比例、生態環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約利用、再生水利用、廢棄物回收利用等內容的指標體系。以綠色指標體系為指引,制定土地綜合利用規劃、水資源利用規劃、能源利用規劃、固體廢棄物利用規劃、綠色交通規劃、綠色建筑布局規劃等綠色生態專項規劃。

  2、建立綠色建筑區域推廣制度。建立規劃管理中落實綠色建筑有關要求的制度,將綠色指標體系納入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并在下達地塊的規劃設計條件時落實到具體項目。建立土地招拍掛、項目立項過程中將綠色建筑有關要求落實到地塊的制度。

  3、開展綠色建筑區域示范。有條件的地區應結合城市規劃新區、兩型社會示范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態工業園區、舊城改造區建設,積極開展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創建工作。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應符合以下條件:建立綠色指標體系、制定綠色生態規劃;起步區面積原則上不小于3平方公里,起步區內新建民用建筑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執行率(按建筑面積)達90%以上,2年內綠色建筑開工建設規模不少于100萬平方米;在制度創新、示范宣傳及市場機制改革方面有突出的示范作用。鼓勵有條件的示范區按國家綠色生態城區要求進行建設。

  (二)大力推進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4、推進公共建筑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以公共建筑為突破口,切實提高綠色建筑標準執行率。從2014年起,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推動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積極引導其他類型的公共建筑按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

  5 、促進保障性住房按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促進保障性住房在科學控制增量成本的基礎上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推進保障性住房的施工工廠化、部件產業化、裝修一體化,因地制宜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應用技術。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內的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部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從2014年起,長沙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6、引導房地產項目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加大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工作力度,制定與綠色建筑標識制度配套的激勵政策,引導房地產企業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因地制宜推廣建筑物外遮陽、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住房全裝修、屋頂綠化及墻體綠化、雨水收集及中水回用等綠色適宜技術。

  (三)加快推進綠色建筑有關具體工作

  7、進一步加強新建建筑節能監管。加強以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為主要內容的監督和執法,提高設計、施工階段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執行率,在全省范圍內嚴格落實新建建筑節能相關法律法規。在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和有條件的城市組織開展更高能效標準的試點、示范工作。積極推進綠色農房建設,科學引導農房執行建筑節能標準。

  8、積極開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重點開展門窗節能改造、建筑物遮陽改造,因地制宜開展屋面和外墻節能改造、用能設備節能改造,探索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的技術路線和推廣機制。有條件的地區應結合舊城更新、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平改坡、房屋修繕維護、抗震加固等工作,實施整體綜合節能改造。

[Page] 

  9、抓好公共建筑節能監管及節能改造。重點推進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監管及節能改造。建立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新建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必須實施建筑用能分項計量,并應與能耗監測平臺數據聯網。研究制定各類公共建筑的能耗限額標準,積極開展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耗公示、超定額加價、能效測評工作。開展高等學校節能監管體系建設,擴大節約型校園建設規模。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辦公樓節能改造試點,推廣合同能源管理。

  10、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化發展。因地制宜的推廣太陽能、淺層地能、生物質能在建筑中的應用。加強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程的全過程監管,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施工、運行、維護標準,探索可再生能源運行管理、系統維護的有效模式。加快已獲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的實施進度,確保按時完成示范任務。

  11、推廣綠色建材和高能效建筑耗能設備。因地制宜發展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輕骨料混凝土多孔磚墻體、陶粒混凝土磚與陶粒混凝土砌塊墻體等自保溫墻體材料及外墻自保溫體系。大力推廣高強度鋼筋、高強度混凝土及商品混凝土。推廣節能燈具、節能電梯、節電設備、節氣設備、節油設備。積極建設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技術產業化基地,培育規模化生產能力。

  12、普及綠色施工。積極開展綠色施工示范,推廣綠色施工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加強對綠色施工組織設計及綠色施工方案的審查,加強對綠色施工全過程監管。到“十二五”期末,設區城市全面普及綠色施工。

  13、推進建筑工業化。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新型建筑體系。提高建筑工業化技術集成水平加快建筑設計、施工、部品部件生產等環節的標準體系建設。積極推廣住宅全裝修和菜單式裝修。

  14、嚴格建筑拆除管理。符合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標準且在正常使用壽命內的建筑,除公共利益需要外,不得隨意拆除。研究制定建筑拆除管理辦法,推行建筑垃圾分類處理和分級利用,加快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的研發推廣。

  15、推廣節水設施與建筑一體化。推廣雨水收集和綜合利用技術,景觀用水應優先采用雨水收集回用方式。新建建筑項目應制定節水方案,配套建設節水設施。節水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嚴格執行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標準,積極推廣微灌、滴灌、滲灌等節水型灌溉技術。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要建立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改革、教育、科技、經濟和信息化、財政、國土資源、城市規劃、水利、商務、物價、稅務、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機構)參加的推進綠色建筑行動的協調機制。各市州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各市州簽訂發展綠色建筑責任書,明確“十二五”工作目標和年度目標。目標完成情況納入省人民政府對市州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

  (二)加大財政投入 省財政對符合條件的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給予資金補助,具體額度和補助辦法由省財政廳會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研究確定。優先推薦符合條件的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申請綠色生態城區中央財政補助資金。財政及科技部門在科技支撐計劃中要加大對綠色建筑及綠色低碳宜居社區領域的支持力度。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發展綠色建筑的資金投入,重點支持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綠色建筑工程、綠色建筑科技創新以及新建建筑節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及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綠色建筑相關重點工作。

  (三)落實扶持政策 對取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項目,各地可在征收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中安排一部分獎勵開發商或消費者;對其中符合相關條件的項目優先納入省重點工程項目;對其中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另給予容積率獎勵。對采用地源熱泵系統的項目,在水資源費征收時給予政策優惠。以上具體辦法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同財政、水利、物價等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建筑項目的信貸支持。對列入省綠色建筑創建計劃的項目,納入綠色審批通道。對因綠色建筑技術而增加的建筑面積,不納入建筑容積率核算。在“魯班獎”、“廣廈獎”、“華夏獎”、“湖南省優秀勘察設計獎”、“芙蓉獎”等評優活動及各類示范工程評選中,將獲得綠色建筑標識作為民用房屋建筑項目入選的必備條件。對實施綠色建筑的相關企業,在企業資質年檢、企業資質升級中給予優先考慮或加分。

  (四)加強過程監管 加強規劃管理、項目立項、土地出讓、勘察設計、竣工驗收、報廢拆除等環節的過程管理。各級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的制定綠色指標體系,在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中逐層次明確綠色建筑有關要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研究制定在規劃審批、設計審查、竣工驗收、運營管理、報廢拆除過程中落實綠色建筑有關要求的具體辦法;發展改革部門要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審中執行綠色建筑有關要求;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城市規劃部門建立土地綠色出讓制度,在土地劃撥及土地出讓、轉讓過程中明確綠色建筑有關要求;物價部門要制定綠色建筑有關的收費政策,規范收費行為,促進綠色建筑收費制度的發展和完善。

  (五)強化技術保障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要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評價制度;發布并及時更新綠色建筑及建筑節能相關技術、工藝、材料、設備的推廣使用、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目錄;制定并完善綠色建筑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物業管理等環節和綠色建筑各專業領域的技術標準;建立建筑能耗統計、能效審計長效機制,組織開展建筑能效測評;積極培育市場,引導建立綠色建筑綜合性技術服務平臺,實現設計、建造、能效測評和診斷改造一條龍技術服務支撐。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工作部門要大力扶持綠色建筑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鼓勵大中專院校開設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專業課程,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各地要加強建筑節能檢測中心、能效測評機構能力建設,引導勘察設計單位建立綠色建筑設計專設機構。

  (六)開展宣傳培訓 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普及綠色建筑常識,提高社會公眾對發展綠色建筑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全社會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發展綠色建筑營造良好氛圍。積極開展標準宣貫、技術培訓等活動,將綠色建筑相關知識作為注冊建筑師、結構師、建造師等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提高設計、施工、安裝、評估和物業管理等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加強綠色建筑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全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管理水平提高。

編輯:管旋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5 16:17: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恩平市| 白朗县| 宁南县| 泊头市| 汾西县| 浙江省| 望谟县| 哈密市| 桐庐县| 珠海市| 武定县| 四子王旗| 玛沁县| 裕民县| 陇川县| 瓮安县| 麻阳| 丽江市| 砚山县| 扶绥县| 兴城市| 天台县| 抚州市| 江门市| 新营市| 丽水市| 定日县| 海城市| 肇庆市| 衡南县| 邻水| 察隅县| 蓬安县| 崇州市| 康定县| 大邑县| 霍山县| 海城市| 石阡县|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