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江:三大因素制約“建材下鄉”
山東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 王福江會長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建材下鄉”再次成為討論重點。在“建材下鄉”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的一年之后,該政策的推進似乎已擱淺,“建材下鄉”的細則遲遲沒有落實。甚至有稱“建材下鄉”具體補貼方案未獲財政部審批。就目前而言,制約建材下鄉發展的因素有哪些?而作為“建材下鄉”試點省份之一,山東省目前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哪些工作?近日,中國水泥網記者專訪了山東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王福江會長。
三大因素制約“建材下鄉”進展
王福江會長表示,盡管“建材下鄉”寫入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但這只是一個初步規劃,后續配套政策尚不完善。隨著去年試點等工作的有序開展,“建材下鄉”工作正在積極穩妥地進行。目前,王福江會長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發展制約:
一、補貼資金落實情況。按照國家六部委下發《關于開展推動建材下鄉試點的通知》,國家財政部將給予部分補貼,但去年中央財政沒有對此列入預算,導致“建材下鄉”工作在推進上有所放緩。
二、建材產品種類繁多、價格差異較大,實施有一定難度。主要建材產品就有幾十種,且較家電、汽車等產品價格浮動、差異明顯,因此在細則制定及具體操作上也比“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更為復雜。
三、補貼方案存在分歧。補貼現金或實物、補貼到住戶或企業等方案各有利弊。王福江認為,按照要讓廣大農民真正得到實惠這一原則,根據山東省試點工作的經驗參考,實行實物補貼住戶的方案可操作性較好。[Page]
三大優勢堅挺“建材下鄉”
盡管“建材下鄉”政策的真正落實目前受到了不小阻力,在落實方案上也存在不少分歧,但是,有關于建材下鄉對行業、對社會的種種好處,也是行業內外普遍一致看好的。王福江認為“建材下鄉”至少有三大有利因素。
一、改善農民居住環境,保障農村建材質量。目前農村建材市場受各種因素影響,部分產品質量不達標,甚至有假冒偽劣建材產品,這對房屋質量構成嚴重危害。在“建材下鄉”實施中,他們將指定質量有保障的大企業產品,嚴格把控下鄉建材產品的質量。
二、拉動建材消費,帶來新的增長點。按照中國建材聯合會《擴大建材下鄉政策及實施建議》預計三年內將拉動農民建房及建材消費1.8萬億元左右,其中水泥約占十分之一,即2億噸左右的水泥需求,這將是建材行業新的增長點,將對水泥等產能過剩行業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三、建材下鄉有利于淘汰落后產能。建材下鄉的產品首先必須是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有一定規模的、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盡管價格低廉,但生產工藝和水平落后的產品絕不會納入到建材下鄉的范圍之列。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建材下鄉”恰恰是鼓勵工藝先進、環保節能的建材企業發展。
同時,王福江也指出:由于“建材下鄉”政策對建材產品的巨大拉動作用,要防止企業盲目擴張產能,避免企業長期效益損失。對于列入淘汰的落后產能要堅決執行,防止落后產能借機擴大生產。
“建材下鄉”的前景和展望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主線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王福江提到,尤其是拉動內需是重要動力之一,政府在加快城鎮化建設的同時,加大了新農村建設的投入。開拓農村市場,發掘其巨大潛力是今后建材工業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抓住當前農村建房快速增長和建筑材料供給充裕的時機,把支持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建材下鄉”,鼓勵農民依法依規建設自用住房。當前農民改善住房條件的愿望迫切,農村建房需求市場龐大。
王福江補充到,包括農民、企業、相關部門在內的各界人士對“建材下鄉”政策充滿期待,該政策的出臺既能讓農民切實得到實惠,也有利于建材企業拓展農村市場,還能帶動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于國、于社會、于企業、于農村都是一件大好的事情,王福江相信這樣的好政策,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必將會順利實施。[Page]
山東省建材(水泥)下鄉試點實施方案
山東省為落實國家六部委(關于開展推動建材下鄉試點的通知)要求,積極研究推進建材下鄉試點工作,省住建廳于二0一0年下半年制定了山東省建材(水泥)下鄉試點實施方案。方案就試點范圍、對象、補貼標準、資金來源、年度計劃、農戶申請程序、確定企業、銷售流通辦法、信息公開和監督檢查都做了規定。目前該方案已呈報省政府,等待正式批準下發。具體是:
1、試點范圍、對象、補貼標準。城市規劃區以外,2011年新開工的農村集中改造的村莊農戶,每個市選一個縣(市區)作為試點范圍、對象;2011年全省支持8萬戶建材(水泥)下鄉試點。每戶支持7噸水泥,品種和強度等級為復合硅酸鹽水泥32.5.
2、全省計劃用于建材下鄉工作支持資金1.4億元,全部由省財政支付。
3、省級計劃按照各市2011年上報力爭完成8萬戶建材下鄉補助。
市級計劃按照省里計劃選一個縣為試點。
4、由省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會同省經濟和信息化、商務部門制定下鄉建材生產經營企業資格、產品標準、流通渠道覆蓋率、經銷網點條件等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有關規定,按照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并且質優價廉的原則,進行建材下鄉企業資格公開招標,制定建材下鄉企業名錄,并向社會公告。
5、制定信息公開制度,建立信息發布平臺,公開下鄉建材價格和生產企業、補貼農戶信息,便于社會公眾查閱和了解建材下鄉信息,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6、建立監督檢查制度。對供貨招標、水泥調撥與配送、農房驗收、信息公示等進行抽查。
7、行業自律:充分發揮建材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和對建材生產、流通體系的引導作用,定期對列入建材下鄉企業名錄的水泥生產企業進行質量管理審查。水泥生產企業要加強企業自律,重點加強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和出廠產品質量管理、完善散裝水泥配送和儲存設備設施和流通渠道。對于違反相關規定的企業和農戶將取消參與建材下鄉的資格,情節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chenya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