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篦冷機操作和優化配料提高余熱發電量思路探討
根據投料量大小、C1出口O2含量和C1出口溫度確定了窯尾拉風量,從操作中調整的空間并不是很大。在保證三個穩定即:“配料穩定、窯況穩定、熟料質量穩定”的前提下,筆者就如何優化篦冷機的操作和配料方案提高發電量進行探討。
一、優化篦冷機的操作提高發電量
目前我公司噸熟料發電量整體水平在28~32度之間,其受影響程度最大的是窯頭AQC鍋爐進風溫度偏低和風量不夠,存在窯頭進風溫度普遍達不到設計參數360℃,波動較大。
篦冷機在預分解窯系統中作為一項重要的熱工設備,主要完成對出窯熟料的冷卻和回收熱能兩項任務。一般要求出篦冷機的熟料溫度<65℃+環境溫度;此外要求在篦冷機高溫區段對出窯熟料實現驟冷,以阻止熟料礦物晶體的長大和其中阿利特礦物C2S由β型向γ型的轉化。
分析出窯熟料在篦冷機中的運動和冷卻過程,在推動型篦冷機(目前通常稱第三/第四代)中,熟料在篦床上的冷卻可劃分為高中低溫三個區段:其高溫區主要實現對出窯熟料的驟冷并提高入窯和入爐的二、三次風溫;中溫區為熱回收區:低溫區實現對熟料的進一步冷卻、降低出篦冷機的熟料溫度。
分析篦冷機的風量分配關系:冷卻用風由各段風機分別鼓入,高中低溫三個區段的進風量分別占總風量的31%、50%和19%左右。換熱后出篦冷機的風量分配為;入窯二次風占15%左右(標況、風溫1050℃左右);入分解爐三次風占22%左右(標況、風溫950℃左右);其余作為余風排放。在無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時余風風溫250℃左右;實施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后,余風風量中65%左右的中低溫風(500℃和300℃左右)通過窯頭余熱鍋爐(AQC爐)加于利用,排放的余風風溫為100℃左右。
1、加強篦冷機的檢查和檢修,提高篦冷機冷卻效果
日常生產中由于篦冷機的磨損,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利用停機機會對篦冷機系統進行徹底檢查和檢修,提高熟料的冷卻效果。篦冷機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篦板、側護板的磨損間隙增大、篦縫的堵塞、風室間竄風、充氣梁堵塞、冷卻風機葉輪磨損、風室積料、殼體漏風等一系列問題的影響,往往達不到預期的使用效果,加強篦冷機的管理,利用停機機會對篦冷機以上關鍵部位進行徹底檢查和處理,杜絕篦冷機漏風,提高熟料的冷卻效果對發電量的提升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2、優化篦冷機的操作,提高AQC鍋爐進風溫度和風量
優化篦冷機操作,適當的后延紅料區。篦冷機中溫區為熱回收區,適當加快篦床速度,讓一部分熟料從高溫區延至中溫區進行冷卻,提高AQC鍋爐的進風溫度和風量;
3、優化篦冷機配風
由于篦床速度加快,高溫區紅料后延,需對篦冷機進行優化配風,加大高溫區和中溫區冷卻風機轉速,在電機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超頻運行改造,保證熟料的冷卻效果。低溫區風機轉速可視情況進行調整,冷風過多時旁路系統開10%左右放風;
二、優化配料方案、提高發電量
合理的配料方案不僅能提高熟料的3d、28d強度,改善水泥的適應性,熟料的結粒情況對提高發電量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KH:0.91±0.02
SM:2.7±0.01
IM:1.2±0.01
編輯:姜立東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