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模:堅持、融合、創新、國際化——余熱發電發展之路
中國建材聯合會專職副會長徐永模
2011年3月25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第七屆余熱發電峰會”在杭州蕭山順利舉行。會上,中國建材聯合會專職副會長徐永模為此次峰會發表了致辭。在致辭中,他回顧了余熱發電峰會的歷程,暢談了對余熱發電技術發展的體會,并概括為四個關鍵詞——堅持、融合、創新、國際化。以下是徐永模副會長致辭的主要內容:
各位代表,各位嘉賓,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中國建材聯合會,向第七屆余熱發電峰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向長期以來支持水泥行業余熱發電會議和活動的浙江省政府主管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這里,也要感謝與會的各位代表,因為恰恰是你們在一線不懈的追逐發展這項節能減排技術,使中國水泥窯余熱發電技術達到了今天新的高峰。今天,我針對這個會議講幾點體會,再和大家交流有關一些問題。我講的這些體會都是有感而發,分為四個部分:堅持、融合、創新、最后是國際化。
首先是堅持。這是第七屆會議,05年舉辦了第一屆會議,06年中國建材聯合會也在杭州蕭山這塊寶地召開了全國性的水泥窯余熱發電會議。當時現場參觀了三獅水泥,對中國余熱發電也給了一把力。之后這個接力棒就交給了中國水泥網,于是就有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到今年已經是第七屆,正是由于這種堅持的精神,我們看到今天的中國水泥余熱發電甚至中國余熱發電達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狀況,所以我想任何事情都需要有這樣一種堅持的精神。
第二是融合。中國水泥余熱發電技術發展到今天,能有這么高的水平,走出國門,在國際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得到業界承認,我們首先要感謝電力行業的企業、設計院。正是因為這些不同行業的融合,促進了我們這個行業的大發展。所以今后,就如今天中國水泥網邵總說了,我們有更多的融合,有冶金行業的企業,有玻璃行業的企業,將來還會有更多行業加入其中,應用余熱發電技術。
第三是創新。這么多年,因為堅持,我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創新發展。從過去“十一五”階段來說,水泥窯余熱發電技術就在這短短幾年,發展就經過了幾個非常不同的階段或者說是臺階。今天,水泥余熱發電還要做什么,對幾年前已經投產余熱發電項目企業來講,當務之急就是技術改造,創新,提高,進一步去發展、提高自己的水泥余熱發電技術。
第四是國際化。盛合公司的張高佐總裁昨天給我介紹的一些水泥余熱發電技術的發展和國際化,讓我非常震撼。所以我也建議中國水泥網,看到我們過去的水泥余熱發電會議,從“水泥窯余熱發電”走到這屆叫“余熱發電”,下一次我覺得要加上一個詞——“國際”,“中國國際余熱發電”。的確,經過這么多年的創新發展,是中國水泥這個市場,給余熱發電技術提供了空間。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余熱發電技術,不說國際領先,應該說按照張總所說的,在實力上已經開始領先,引領著行業發展。中國開放發展的過程上,余熱發電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所以下一次會議,我相信第八屆可能要叫做“國際余熱發電”。我們的確名副其實,并且責無旁貸,非我莫屬。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xy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