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的力量丨祁連山水泥平涼公司:做好“加減法” 激活“新動能”
一企一策略
一篇一實踐
在天山材料的舞臺之上
每一個集體都可能創造值得推廣的最佳實踐
讓我們打開一扇窗
傳播他們的方法
分享實踐的力量
今年以來,平涼公司積極應對市場大環境不利影響,深入貫徹落實公司“1399”工作思路,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持續深化“三精管理”,切實落實“九大專項行動”,在降成本上做“減法”,在提質增效上做“加法”,聚焦“管理升級、降本增效”任務主線,制定出臺《平涼公司“三關一化”管理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即“嚴把質量關、優化配料關、精控操作關、實現生產組織精細化”,多措并舉,激活平涼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
01
嚴把質量關 確保原材料均質穩定
抓好源頭控制,摸清原材料源頭價格,向市場要效益。通過與中標供應商談判、查看原材料裝車源頭、跟蹤車輛行車軌跡、擴大取樣范圍等措施,確保進廠原燃材料質量可控。針對客戶需求和公司降本要求,加強市場調研,赴周邊地區積極尋找可替代優質材料,有效解決了地材堿含量偏高問題,成功生產出低堿水泥。對礦山石灰石各爆堆進行質量檢驗,建立礦山石灰石質量分布圖,制定均化搭配方案,確保進廠石灰石穩定。加強進廠原燃材料管理,細化質量控制指標范圍,確保原燃材料均質穩定。通過分區堆存,搭配使用,減少質量波動,提升配料穩定性,降低用煤成本。
02
優化配料關 促進熟料易燒性改善
定期對中子在線配料系統進行靜態、動態標定和穩定性監控,并制定具體對比校準制度,穩定出磨生料質量,CaO合格率、標準偏差均大幅提升,出窯熟料f-CaO合格率較同期上升23.4%,3天強度上升1.7MPa。持續開展生料易燒性試驗,基于優質低價原則,始終圍繞質量可靠、經濟可行、生產適應原則合理制定配料方案,降低生料成本。對外堆熟料采用預測法和網格化法取樣檢測,事先檢驗外堆熟料質量并進行標識,再確定使用搭配比例,根據入磨熟料質量、混合材抗壓強度比等指標,精準摻加混合材,實現質量、成本雙控的目的。
03
精控操作關 實現能耗質量雙優化
堅持“五穩保一穩”的操作理念,加強指標考核,探索“噸熟料強度標準煤耗”(即每噸每兆帕熟料標準煤耗)的管理思路,把節能降耗指標與操作員收入掛鉤,引導水泥窯煅燒環節操作精細化,質量、生產環節達到高效聯動、無縫對接。質量部及時向操作員推送入窯煤粉熱值和入窯生料飽和比值等相關數據,操作員實時掌握原燃材料質量變化,對系統參數進行對應調整,達到風、煤、料和窯速的匹配。對分解爐溫度、煙室溫度、頭煤用量、篦冷機料層厚度等關鍵參數進行固化,設定正常工況下的調整和波動范圍,確保水泥窯系統連續穩定運行。
04
實現生產組織精細化 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優化生產組織流程,修訂三磨運行管理措施,壓縮開停機無功消耗時間和水泥生產品種轉換時間,降低電耗。在保證低堿水泥生產和出廠的同時,兼顧礦山開采、骨料生產、原材料進廠搭配和普通水泥轉換的協調管理,減少管理浪費,保證生產運行有序推進。堅持向質量要效益,加強過程控制,以噸熟料強度實物煤耗作為評價生料配料方案參數,保證產品質量處于受控狀態。加強采礦管理,做好資源綜合利用,最大限度利用低品位礦石及采礦廢石,緩解廢石壓礦造成的生產組織被動局面。圍繞生產經營中的難點、堵點和痛點,繼續推行新工藝、新裝備和節能降碳技術應用,通過技術改造和管理提升雙向發力,解決生產技術瓶頸問題。嚴格落實集團公司“擠、壓、降、控”四字工作法,制定降本增效專項提升行動管理目標及措施。通過加大維修費使用考核力度、臨時性備件采購管控、壓降采購成本、加強業財融合、量化成本指標控制等專項措施,倡導職工節約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把降本增效理念根植每個職工心中,貫穿到每一個環節。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