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生產、制造、設計相結合實現三贏
《中國水泥網》刊登了“吉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助力庫車水泥技改”的一則消息,報道了庫車水泥粉磨站采用新的雙閉路選粉粉磨工藝的事例。原工藝是,物料經輥壓機破碎后再經V型選粉機將有40%的80μm篩余進入水泥磨,會導致過粉磨的發生,為了避免過粉磨現象,將V選后的細粉再進行選粉,最終將中粗粉直接進入磨機,提高磨機的粉磨效率,同時也提高了綜合臺時產量。
鹽城吉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科技企業,產品主要是碾磨、選粉、輥壓、除塵等設備。計上改制前時間,也已有28年的歷史了。作為機械制造企業或有自己的特色產品,或按來圖加工制造。優勢在于與眾多使用設備的生產企業關系緊密,并會下足功夫了解設備在使用中存在問題或不足,在運轉過程中容易出現的故障。這里提到的使用也包括了保養、維護和維修是否簡便、是否各種消耗少、費用低。機械制造企業優勢還更體現在機械加工和裝配方面。由于設備供應范圍廣,因此掌握和積累有大量的使用第一手數據資料。
天山股份庫車水泥粉磨站是直接生產水泥產品的企業,優勢在對生產線的正常運行最有發言權。而在生產中所發現的各種設備問題或缺陷正是設備制造商進行設備改進提升的源源不斷的“食糧”。
生產企業與設備制造企業相結合是絕佳組合,因為這一組合能實現優勢互補。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生產企業要不斷提質降耗,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為社會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設備制造企業則要不斷提高設備的性能,為生產企業提供性價比更高的設備。
在庫車選粉粉磨工藝方案制訂和實施過程中,業主始終處在主體位置,庫車粉磨站技改小組由集團副總裁楊兆祺任組長。技改小組經過了數據收集、走訪、論證,科學確定了新的工藝方案。方案制訂也會涉及對原設計內容的變動,作為業主能充分尊重設計單位意見,設計單位參與方案的制訂。從而保證了選粉粉磨工藝變動不影響生產線工藝流程的流暢、優化,在項目總體上保持合理、可靠。
從庫車水泥粉磨站采用新的雙閉路選粉粉磨工藝事例得到的啟示是,生產企業、設備制造企業、設計(研究)單位三結合,是提升水泥工藝水平的準確之路。這樣,不僅所制訂的方案比較符合客觀規律,而且方案有進行實踐的保證。通過實踐對方案做出驗證,通過驗證,三方都能從中得到各自需改進的關鍵,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可謂是“三贏”。而如果設計單位處在項目主體位置,則極有可能又回到了計劃經濟時期片面的“設計單位為‘國家’把關”的老路,恐在技術水平提升上是沒有多大活力的。
本網編輯注:中國水泥網將于6月16-17日在南京舉辦以“提升系統節能”為主題的“2013第六屆國際粉磨峰會”。會議就粉磨系統工藝參數優化、精細化操作、安全穩定運行、提高運轉率和粉磨無球化等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并特邀標桿水泥企業分享節能粉磨操作經驗。
此外,“2013第六屆中國水泥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峰論壇”也將于6月15日在南京同期召開,歡迎各企業踴躍參加。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