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商砼成都公司一QC成果獲四川省一等獎
近日,在2013年四川省工程建設系統優秀質量管理一等獎的獎榜上,由中建商品混凝土成都有限公司外加劑廠QC小組提交的題為“研制石灰石粉混凝土專用外加劑”榜上有名。專家們認定這項課題為:“國內首創,填補了國內這項技術的空白”。
這項將參加全國工程建設優秀QC成果評選的創新型課題,之所以榮膺四川省一等獎,就在于它為全國上千個混凝土企業研發應用環保節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科學依據,使得近乎于工業廢料和可利用價值甚小的石灰石粉由于具備這種專用外加劑而能有效替代水泥摻加至優質混凝土的生產應用中,并提高了混凝土的硬化強度、耐久性和改善了施工性能,既明顯減少和節省了因水泥生產而導致的環境污染于礦山、電能等寶貴資源的大量消耗浪費,又為混凝土企業進一步研發應用新材料奠定開創了研發方向確切的思路模式。
這項技術成果是該QC小組10名成員于去年5月至7月90天里日以繼夜的不懈探索所取得的,僅各種形式、內容、方法和六個階段的試驗就至少經歷了320次,“諸葛亮會”也開了26次。該小組之所以選擇此課題的作為研究攻堅的方向與目標,是因為我國水泥生產對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極為嚴重,直接悖于“兩型社會”的發展方向,而替代水泥成為混凝土原材料的粉煤灰、礦粉供不應求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那么,作為來源很廣、價格低廉、生產耗能低特別是對環境資源的損壞極小的石灰石粉,由于在混凝土中的填充性、活性和加速水化等特殊效應促使混凝土性能收益的長處,就必需保證從生產運輸到澆筑通常需要60至120分鐘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混凝土擴展度大于480毫米),而使用這種專用外加劑的石灰石粉混凝土則能有效提升其施工性能即在2小時內其擴張度大于480毫米。
考慮到混凝土外加劑是由減水劑母液和緩凝劑以及其他功能助劑復合而成的,而在這項科技成果攻關的四種備選方案中,無論是經濟型、可操作性還是對進度影響與外加劑相溶性等方面,緩釋型減水劑研制方案的明顯優勢都使之成為首選。于是該小組通過“頭腦風暴法”和多種方法的分析實驗,實施了縝密有效的五項對策,達到了預期目標。
去年8月2日,由該小組研發的首批石灰石粉專用外加劑出爐并在成都四個建筑工程項目上加以中試,經第三方嚴格檢查驗證其幾萬方石灰石粉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擴展度全部大于480毫米,混凝土的各項質量性能良好,且使得每方石灰石粉混凝土的生產施工成本平均比用水泥、礦粉制成的混凝土足足降低了3元。
編輯:許玉婷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