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森:立磨終粉磨將成水泥粉磨發展趨勢
資料圖片:鹽城工學院材料工程學院教授張長森
近年來,立磨以其相對的低電耗,集粉磨、烘干和選粉為一體,對物料適應范圍廣,細度及品種調節方便等優點,深受企業青睞。如今水泥廠粉磨技術高效率、低電耗,系統工藝流程簡化等發展趨勢恰巧與立磨的優勢不謀而合。鹽城工學院材料工程學院教授張長森近日接受中國水泥網記者采訪時認為立磨終粉磨將成為水泥粉磨未來發展趨勢。
不過,目前立磨終粉磨一直是粉磨系統中爭議較大的問題,用立磨來作為水泥的終粉磨,不僅對細度有更高的要求,還要求其有一定的粒度級配。張長森教授認為,對水泥細度的要求可通過調節研磨壓力來調整;對水泥的顆粒級配的要求主要通過磨內分離器及磨外選粉系統進行調整。各種立磨區別主要是采用不同的選粉裝置或者其它機械結構設置。
張長森教授表示,各種立磨采用的選粉裝置雖不盡相同,但是原理基本一樣,都是通過調節磨機通風、轉子轉速或者同時調節以達到產品顆粒分布的要求。實際生產中不僅能通過以上方法調節產品顆粒分布,還可以通過其它措施調整產品顆粒分布:如調整擋料環高度、調整磨輥研磨壓力等措施,直到達到所需產品的要求。
那么,水泥企業該通過哪些途徑以達到粉磨環節的節能降耗?張教授認為,粉磨系統工藝技術改造途徑有三:1、采用高效選粉機;2、預破碎;3、預粉磨。尤其強調了預粉磨的重要性,輥壓機、立磨、球磨等都可以作為預粉磨設備。縮小入磨物料粒度是提高粉磨產量、質量,降低電耗最有效的技術途徑。合理選取磨前物料預處理設備至關重要,要求預處理設備性能穩定、長期處理效果好、運行可靠。
此外,張教授還提及了水泥助磨劑的節能效果。水泥助磨劑作為一種添加劑,適量地加人到被粉磨的物料中,能通過它對顆粒表面的物理化學作用,發揮力學效能,得以提高物料的易碎性和分散性,從而提高粉磨細度和降低粉磨電耗。不過,因為目前國內助磨劑企業眾多,以劣充優的現象相當普遍,水泥企業在選擇助磨劑企業上需要謹慎,張長森教授期待著行業協會及助磨劑龍頭企業可以承擔起規范行業的重任,令助磨劑行業健康發展。
我國水泥粉磨工藝技術和裝備十年來發展迅速,但目前廣泛使用的水泥粉磨系統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節能空間,降低電耗,推行綠色節能粉磨系統,既是企業降本增效的手段,也是實現產業升級、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
特此中國水泥網將于6月16-17日在南京舉辦以“提升系統節能”為主題的“2013第六屆國際粉磨峰會”。會議就粉磨系統工藝參數優化、精細化操作、安全穩定運行、提高運轉率和粉磨無球化等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并特邀標桿水泥企業分享節能粉磨操作經驗。
“2013第六屆中國水泥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峰論壇”也將于6月15日在南京同期召開,歡迎各企業踴躍參加。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