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林平:信息化引領中國水泥智能時代
伴隨著產能過剩和國民經濟增速放緩的雙重壓力,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延伸上下游產業鏈,走向國際化,把企業做大做強,成為國內水泥企業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而如何加強過程控制,實現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競爭力和盈利水平成為制約水泥企業發展的瓶頸。
近日,中國水泥網記者采訪了秘珀上海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林平,通過他的描述,我們將清晰地看到中國水泥行業的信息化出路和智能化未來。
據了解,商業智能(BI)是一種基于事實的支持系統,可以從企業不同運作系統中提取有用信息輔助商業決策的制定。能夠為企業提供數據的迅速收集、管理和分析,并將數據資源轉化為有用信息,分發到企業各處,為管理者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在水泥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借助商業智能系統,找出企業自身問題,縮小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發展策略,有利于當下中國水泥企業的產業優化和轉型”,林平強調,“商業智能的優勢在于幫助企業管理層進行快速、準確的決策”。
商業智能實現了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系管理(CRM)、合作伙伴關系管理(PRM)、發票和帳單系統,以及整個企業內部其它源系統的管理融合,將為企業管理和業績提升提供三方面幫助。
首先,商業智能幫助企業找出自己弱勢,通過對企業財務、銷售、生產管理信息整合,建立完善的報表體系和運營體系,對企業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科學分析,提取決策信息,幫助企業領導直觀了解公司發展態勢。
其次,商業智能為企業了解競爭對手提供更多可能。通過行業發展分析,整合業內信息,挖掘對手企業發展規律和戰略動態,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最后,商業智能實現了企業對銷售市場的完美監控和實時分析。利用多維度分析辦法,融合產品市場信息,完成源數據挖掘,發現隱藏規律,預測市場需求態勢,支持管理者科學決策,做到有的放矢。
“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發展應該是相輔相成同步推進的”,林平在接受中國水泥網采訪時表示,“國內水泥企業前期發展精力主要集中在企業兼并整合,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基礎薄弱是制約國內水泥企業信息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林平列舉了水泥巨頭拉法基的成功經驗,他指出,拉法基利用一百多年的發展經驗,建立起精細化管理運行方案。很早就立足企業信息化建設,以市場為依托,在行業變化中尋找自己的定位,信息化為其企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而拉法基在基礎整合、績效管理、決策系統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值得國內企業借鑒和學習。
林平指出,信息化是中國水泥企業今后發展的必由之路,將伴隨企業兼并整合走向深化,并開啟中國水泥智能化發展時代。
6月15日,“2013第六屆中國水泥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峰論壇”將在江蘇南京舉行。中國水泥網特邀工信部領導、專家、學者、研究機構和水泥企業等行業精英,以“智能化管控”為主題,圍繞水泥行業電子商務拓展;多元化發展的信息化建設;自動化專家系統;自動化先進控制等重點問題展開探討。林平將做題為《國際化企業智能化管控》的分析報告,敬請關注。
欲了解論壇相關情況,請見:2013第六屆中國水泥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峰論壇。
此外,中國水泥網還將同期舉辦2013第六屆國際粉磨峰會,會議將就粉磨系統工藝參數優化、精細化操作、安全穩定運行、提高運轉率和粉磨無球化等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并特邀標桿水泥企業分享節能粉磨操作經驗。
編輯:許玉婷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