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瞄準水泥等重化工業重拳治理大氣污染
針對中國大部分地區持續出現的嚴重霧霾天氣,消息人士周二表示,中國將出重拳強力治理大氣污染,重點領域是工業,包括火電、鋼鐵、水泥、石油、化工等重化工業。
了解情況的消息人士對路透表示,中國環保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包括從宏觀層面要把PM2.5控制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微觀層面計劃在一定期限內,重化行業主要企業必須全部安裝煙氣脫硫、脫硝、除塵裝置。
“防治大氣污染的重點領域是工業,火電、鋼鐵、水泥、石油、化工等重化工業,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是整治的重點。”消息人士稱。
該位人士進一步指出,目前全國脫硫安裝率在70%以上,除塵安裝率在80%以上,脫硝安裝率只有百分之十幾。而產生PM2.5的主要來源是氮氧化物,控制氮氧化物的實質就是脫硝。
因此,今后一段時期,控制大氣污染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安裝脫硝裝置,國家相應實行脫硝電價,并考慮將企業購置脫硝設備納入抵免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內,以降低企業購置脫硝設備的成本。
消息人士提到,防治大氣污染的重點區域是京津翼、長三角和珠三角,其中京津翼是重中之重。目前直接影響京津翼氣候條件的地區除河北外,還有山東、山西、內蒙等,僅河北省年鋼產量就超過2.5億噸,嚴重影響北京的大氣環境。
因此,對這幾個省份的治理也是重點,包括壓縮煤炭等能源消費總量。要把治理PM2.5作為考核各地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定期公布監測情況,實行責任追究制和建立社會監督體系。
環保部相關人士在接受路透查詢時未給予明確答復,僅表示可以留意相關報導,等政策出臺再評論。
另有一位業內人士提到,大力度治理大氣污染,短期會產生一些陣痛,對中國經濟增長將形成一定的壓制,因為環境修復成本要抵減GDP。一般來說,國際上實行綠色GDP核算,要比正常GDP核算縮減20%左右。
“從中長期看,治理大氣污染將到逼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轉型,并進一步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中國乃至世界將形成長期利好支撐。”該位人士就稱。
今年以來,中國大部分地區持續出現嚴重霧霾天氣,PM2.5最高濃度曾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準年平均在10-35微克/立方米,美國為12,歐盟為25,日本為15。中國出現大氣嚴重污染,是幾十年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累積的環境效應的集中爆發,要徹底治理,需要下大力氣和相當一段時期才能完成。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