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貸激增為樓市調整埋下隱患
中國政府三令五申控制房價上漲的努力未能阻止中國房地產市場在信貸規模飆升的提振下繼續高歌猛進。房價上漲盡管在短期內可能有助于經濟增長,但卻會給房價未來可能出現的劇烈調整埋下隱患。
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對周六公布的中國70個大中城市官方房價數據的計算結果,今年4月份,中國平均房價同比上漲4.3%,3月份為同比上漲3.1%。4月份房價較3月份上漲0.9%,略低于3月份1%的環比升幅。
中國國家統計局官員劉建偉表示,盡管4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勢頭有所緩和,但房價上漲的城市個數還比較多。他指出,房價上漲預期尚未根本解除。
房價的持續上漲顯然違背了中國國務院3月份關于抑制樓市投機和控制房價大幅上漲聲明的精神。國務院當時的立場一度引發了外界對中國房地產行業可能出現滑坡的擔憂。房地產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增長引擎,也是國際大宗商品市場需求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
推動房價持續上漲是始于2012年下半年并延續到今年1-4月的貸款規模的飆升。根據中國政府公布的統計數據,今年1-4月,包括銀行貸款和其他形式融資的總信貸規模較上年同期增長64.7%,其中相當一部分進入了房地產領域。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分析師杜勁松表示,影響中國房地產走勢的真正力量是貨幣政策而不是行政調控;當2012年下半年中國放松信貸時,必然就會導致之后出現的房屋成交量增加和房價上漲。
另外,各城市落實國務院調控政策的方式不統一也是造成當前局面的一個原因。據分析師稱,北京是目前唯一落實20%房產交易個稅的城市,由于賣主紛紛趕在新稅政策生效前完成交易,北京二手房3月份成交量大幅增長。
北京市民曹成剛(音譯)為自己在新政策生效前完成了買房交易而感到慶幸。但他擔心新的稅收政策會讓他的女朋友在買房時遇到困難。他表示,這種情況任誰都不會滿意。
成量的大幅波動也讓一些中國政府的經濟學家對行政調控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國家信息中心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二手房成交量和價格的攀升意味著調控措施可能產生反效果。
中國1-4月的經濟增長形勢乏善可陳。4月份一系列令人失望的宏觀數據顯示,中國總體投資增長乏力,工業增加值表現疲軟,這促使多家投行的經濟學家下調了對中國經濟的預期。
旺盛的房地產需求和房價的上漲可能促使開發商啟動新項目,這將在今年余下時間里支持經濟的增長。有證據表明這一情況正在發生。2012年多數時間處在萎縮狀態的土地拍賣量和在建住宅面積均在2013年恢復力增長。強勁的房地產市場將提振從水泥到家俱等各類商品的需求。
易居中國(E-House China)上周三公布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和互聯網廣告收入均大幅增長。該公司總裁周忻對前景表示樂觀。他在第一業績的電話會議中稱,政府的新調控措施沒有導致市場急轉自下,現在市場已恢復到正常水平。
不過,迅速上漲的房價也可能讓中國政府精心實施的房地產調控措施付諸東流。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在4月底公布的研究報告中警告稱,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失衡。政府需要在堅持調控不放松的同時,加速推進房地產市場制度的綜合改革,否則房價將面臨全面失控。
編輯:毛春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