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三方協議 淘寶上都能買?
學生的尷尬
協議早簽了,卻還是個待業者
今年3月,李琳早早就把三方協議交給了學校,但她說,自己到現在還是個待業者。
作為成都市一所二本高校的應屆生,李琳更換了3份工作,卻都因為單位的“不靠譜”,而中途放棄,沒能正式就業。“我在進第一家公司實習的時候,就已經簽下了三方協議”,李琳說,自己當時其實知道,那家公司自己并不會留下。草率簽下協議,只是為了“解決日后的麻煩”。
新學期剛開始,學校就已在催促上交三方協議了,“什么不交不給畢業證、不交影響畢業生考評”,李琳也不知道,老師、班長傳達的這些話,學校是否真的會落實,“但學校催得這么緊,我們也只能照辦”。
與李琳同寢室的盧佳,正在為下一輪的“考研”、“考公務員”而忙碌備考.并不打算找工作的她,也被三方協議“搞得頭大”。“我可能也會隨便找個企業簽了三方協議,再繼續備考,不過一定是找小企業”,盧佳無奈地說,好單位毀約要陪違約金,“那就太不劃算了”。
賣家的商機
淘寶上有售,300元一份還能打折
三方協議造假的現象,雖談不上普遍,卻在校園中逐漸發酵。更有商家洞察到了這一“商機”,開始在網絡上兜售“虛假協議”。
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發現有數十淘寶店家出售“三方協議”。記者以買家身份對重慶一家出售三方協議的 “翱翔外貿”店鋪賣家進行咨詢,賣家介紹說,該店鋪出售的三方協議“可接受學校的查詢、核實”。
“你把協議原件寄給我們,我們可以給您填寫和蓋章,然后寄回給你”,賣家稱,自己為協議填寫的公司為“重慶企業策劃公司”,而這家公司“真實存在”,若有學校的核實電話,公司也會“合理回應”。
在賣家該“寶貝”的銷售記錄中,買家的交易記錄尚且為零,但賣家稱,自己已為許多人辦理過該協議。
出售一份三方協議,各地賣家多標價300元至800元之間。這位重慶賣家報價為500元,記者詢問時,賣家稱可以以300元售出,“你若還嫌貴,你可以報個價”。
關注史上最難就業季
昨日,在本報報道了《669萬畢業生的最難就業季?》一文后,網友們紛紛發帖討論,除了感慨就業之難,更讓網友得以延伸的吐槽話題,便是學校催促應屆生上交“三方協議”。“班里有同學曾為應付學校的催促而造假,隨便找駕校、醫院往協議上蓋個章……”新浪微博網友“lo圈圈”發表了如此評論。記者昨日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學生承認,已上交的三方協議中確實“存在水分”。
一份薄薄的三方協議,不僅牽扯到畢業生戶籍、檔案的最終去向,更是各校統計就業率的重要依據。盡管各大高校就業部門都表態,一旦發現“虛假就業”,相關學院將在年終考核中被一票否決,但現實的尷尬依然存在。
學校的無奈
就業率是硬指標,不催不行啊
一所“211”高校負責就業的老師告訴記者,部分學校統計就業率的依據,已從三方協議“簡化”成了一張接收函,即在一張紙上寫明“XX公司愿意接收XX同學來此工作”,再蓋上公司的章就可以了。而學校對于協議的真實性,卻很難逐個核對。
對于催交三方協議的情況,我省一所重點高校主抓就業的老師說,“這是個矛盾,老師也兩難。”每年,就業率任務都會從國家,到省上,再到學校,最終分攤到學院。招生時,家長開口就問,哪個專業最好找工作,就業率咋樣。“沒辦法,社會評價要看就業率,這個跟學校的美譽度息息相關。”
這位老師說,在這種催促下,就會出現兩個極端:一是特別難找工作的學生,亂簽一個應付了事;二是條件好的學生,已有2~3個意向單位,本想再斟酌一下,結果非得立刻做決定,最后常是畢業以后就毀約,或者干2~3個月就跳槽。
編輯:方運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