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下降為中國經濟亮起警示燈
在傳統工業產能過剩日益嚴重之際,中國4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大幅下滑,而且已經是連續第14個月下降,預示已經面臨債務增加和增長放緩等問題的中國經濟將受到進一步的困擾。
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份PPI下降2.4%,創去年10月份以來最大降幅,金屬和化工行業降幅尤其大。經濟學家稱,這可能會加劇有關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因為PPI下降將使工業品和大宗商品生產商盈利、償還債務以及按時向供應商付款的難度加大。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分析師常健表示,在中國激增的貸款中,有一部分被產能過剩的企業用來進行債務再融資或支付利息;這能幫助避免公司走向破產。
中國仍然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只是增速不及過去30年的兩位數水平。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降至7.7%,去年第四季度為7.9%。關于年內經濟增速將回升至8%以上還是會進一步放緩,經濟學家們看法不一。
PPI持續下降反映了鋼鐵、煤炭、玻璃、鋁、光伏、水泥這一系列中國主要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
中國的PPI下降表現與日本總體通貨緊縮的意義不同。自1999年以來,日本的消費者價格幾乎每年都有所下降,拖累了企業利潤、投資和消費支出,使一度高速增長的日本經濟陷入長達10年的低迷期。而中國PPI下降令消費者價格保持低位,從而令消費者受益。2011年7月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升幅觸及6.5%的高點,然后回落至更為溫和的水平,今年4月份CPI升幅為2.4%。
但對于受到PPI下降影響的行業來說,形勢可能相當嚴峻。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Aluminum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 簡稱:中國鋁業)公布,第一季度虧損人民幣9.75億元(合1.58億美元),收入增加1.9%;該公司稱國內90%以上的鋁虧本生產出來的。該公司發言人稱,中國的城鎮化將在長期內刺激鋁消費,但庫存消耗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因此短期內鋁價大漲的可能性不大。
水泥行業似乎也很臃腫。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Huaxin Cement Co., 簡稱:華新水泥)總裁李葉青上周在通過網絡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水泥生產商需要關閉舊工廠,以避免讓整個行業的災難。但分析師們稱,政府關聯企業很可能將獲得資金支持。
在某些行業,處在低位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一直是生產者價格下跌的推動因素。去年,原油價格持平,鐵礦石價格下跌了7.3%左右。較低的投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為全球大宗商品最大消費國中國需求的疲軟,但也推動中國工業產品價格下降。
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師Daniel Kang表示,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已導致售價下跌。
在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美國征收的進口稅以及歐洲將要采取的類似措施使生產商備受困擾,因為這使它們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減少、產能過剩加重并且使產品價格和利潤受到打壓。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LDK Solar Co.)一直在22億美元債務重壓下苦苦掙扎。在出售公司旗下一家工廠的計劃告吹后,合肥市政府向江西賽維LDK伸出援手,同意收購該工廠。江西賽維LDK表示,這筆交易預計將錄得8,000萬至9,000萬美元的凈虧損。
在過去生產者價格下跌的時期,中國都有辦法擺脫困境。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后,中國的出口大幅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對制成品和大宗商品需求的升溫。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政府批準了大規模刺激計劃,其中就包括向大型(往往是國有)企業提供幾乎無限量的貸款。目前這些企業也被價格下跌所困擾。
由于歐洲和日本的財政問題持續不斷并且美國經濟的復蘇勢頭疲軟,目前的出口需求低迷。由于政府試圖對已導致債務快速積累的基礎設施開支進行限制,中國國內需求并不像一些分析師預想的那么有力。
低通脹以及有限的公共債務意味著政府依然握有可供推動經濟增長的工具。一些經濟學家預計,第一季度的大規模新增貸款將拉動投資,從而提振對工業產品的需求。
不過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中國問題專家Eswar Prasad表示,回到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這將導致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進而從生產者價格的下跌中反映出潛在經濟問題加重。經濟學家表示,中國政府可能會嘗試找尋一些折中的辦法來緩慢削減工業產能以及溫和提振需求。
應對產能過剩和價格下跌的另一種途徑是關閉工廠以及裁員,但出于政治考慮,這種方法在過去基本屬于禁區。中國領導人往往對采取可能加重失業以及導致所謂群體性事件的措施感到擔心。這種擔憂在領導人換屆后的首個年份尤甚。
中國人口的變化或許也會使提振羸弱產業的需求受到抑制,這種變化已導致新勞動力的供應減少。
在太陽能行業,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之一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Co.)一位技術主管表示,在一家工廠被關閉后,他轉向了另一家工廠,并走上了不同的崗位。他表示,對工作穩定性并不太擔心。
編輯:毛春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