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為何不“女士優先”?
日前,記者了解到,今年全國將有699萬多名大學畢業生,畢業人數增加和崗位需求趨緊疊加,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但是,在學校、性別、疾患等方面,一些地區和用人單位設置了花樣百出的“門檻”,引發部分畢業生對就業前景的進一步擔憂。
大學生就業難、創業難,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會計、文秘、教師等崗位,傳統上女學生有優勢,但現在這些崗位,男生反而比女生更受歡迎。”江西一所大學的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說,就他們學校而言,保守估計,今年女生就業率要比男生低20個百分點。多年來,女生的就業前景越發地慘淡,一些女生為找工作而美容甚至整容,愈加嚴重的性別歧視,讓筆者深深感嘆:好不公平、好沒有人情味的就業環境!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女人就撐起半邊天。在筆者周圍,女人是里里外外,都要“堅守崗位”,在外同樣努力工作,在內承擔培育子女、照顧老人的責任。而男人呢?“光明正大”地只管外,不管內,還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在外辛苦打拼,女人就得要全心全意做好賢內助,百分之百地支持。男人在外可以應酬至深夜,或是徹夜不歸,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女人不行,對孩子、老人的照顧都屬于女人的特權,女人承擔責任如此之多,可究竟會有多少男人睜大眼睛,看到女人的付出呢?既然男人都時常感覺工作的壓力,那為什么不能身同感受女人更多的艱辛呢?
大學生就業,男士優先,讓我們看到了社會發展不樂觀的一面。當前,孩子出現的諸多人格問題,何嘗不是與家庭中男女的不平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曾有教育權威者發出倡議,父親要多關注孩子,有父親愛的孩子在良好人格的形成與發展上起著至關重要的催化作用。筆者并不否認男人對家的愛心和責任心,但是,在對家庭的經營、孩子的養育上,男人付出的行動實在太少。我們應該仔細想想,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父親減少應酬時間,多花一點時間,了解自己的孩子,多與孩子溝通,重視孩子的心靈教育,孩子的人格是否會更健全呢?孩子的身心是否會更健康地發展呢?只是,當今社會,似乎讓更多的男人把家當成了“賓館”,這才是社會悲觀、孩子教育費力的一面。
大學生就業,為何不“女士優先”?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女人比比皆是,多么希望,整個社會都能窺視每個家庭與社會的關系,重視女人的生存價值,不要用女人外貌、女人生育、紅顏禍水等等這些原因來否定女人,在我們周圍,在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女人更能內外皆顧,不是嗎?
專家稱,我國對就業歧視缺乏精確界定,亦缺少專門的反就業歧視機構,建議盡快對反就業歧視立法。筆者以為,不管怎樣立法,最重要的是重視女人自身的能力,不能對女人要求太高,更不能用各種原因來苛刻女人,女人對于工作、家庭的責任和能力,都是絕不遜色于男人的。相反,許多女人,早已超過了半邊天。
編輯:方運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