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明:我國水泥業節能環保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國“十二五”規劃建議案中明確提出要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實現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對水泥行業來講,這意味著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高長明表示,未來中國水泥行業在節能環保領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事實上,“十一五”期間,我國水泥行業在節能減排、環保、發展循環經濟等領域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尤其是在水泥余熱發電領域的成績更加引人矚目:到2010年底,國內1300多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中有700多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余熱得到回收利用,采用國產余熱發電成套裝備,建設了561臺套余熱發電機組,總裝機達4786MW,年發電368億度,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900多萬噸,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在我國所有重化工領域,水泥工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成績是非常突出的”,高長明表示。他介紹說,我國鋼鐵、有色、化工等產業也已對高溫廢氣余熱進行了回收利用,但是對于中低溫廢氣余熱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相比水泥工業的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還落后4-5年的時間。因此,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在這些產業應用前景廣闊。
除此之外,高長明也表示,余熱發電在水泥業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他認為,在目前配有余熱發電的700多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中,有200多條是早期建設的,這些余熱發電項目的發電效率相對較低,進行技改升級的空間很大。同時,目前很多余熱發電研發院所、企業也在積極進行技術的研發、改進,為利用更多低溫熱能、達到更高的發電效率不斷進行著努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余熱發電在節能降耗方面將作出更大的貢獻。但是,高長明同時也表示,技術的進步需要時間,未來的發展情況如何還需要一定時間的觀察。
近年來,水泥工業除在余熱發電領域成績斐然外,在收塵、利廢等領域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目前我國水泥工業的粉塵排放已可以達到30mg/m3(標)以下的要求。“雖然我國水泥工業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方面的成績值得肯定,但是某些方面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高長明說到。在美國,2009年12月7日生效的國家《清潔空氣法案》202(a)條款,其中便認定6類溫室氣體(CO2、CH4、N2O、GFCs、PFCs和SF6)全部是空氣污染物,危害環境,危害當代和后代人的健康與福利。美國計劃制定新規,限制水泥廠、火電廠、化工廠、鋼鐵廠、煉油廠等的溫室氣體排放。
相比之下,我國相關政策、標準卻相對缺失,要求也要更加寬泛。據了解,目前我國SO2排放濃度標準為200mg/m3,這個標準與國外相比相差太遠。
高長明表示,我國水泥工業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下一步的目標是繼續削減SO2與NOx的排放,嚴格限制Hg和Cr等重金屬的排放。他說,要想改變目前我國水泥工業在環保方面現狀首先需政府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相關標準也應該及時進行修訂,在這些“東風”都具備的情況下,也需要企業的積極配合、投入。但是高長明同時也表示,企業要實現更加嚴苛的標準,需要投入很多。這將意味著有數百條新干窯為了適應更嚴格的環保排放標準,需要把原有的窯尾電收塵器升級更新為袋收塵器或電袋式混合收塵器,增設SO2或NOx減排裝置,增設窯尾旁路放風及窯灰處理系統等,完全實現水泥窯排放對生態環境的零污染。估計這項費用約為150億元。
除此之外,高長明還表示,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發展替代燃料、積極進行立磨推廣等也都將成為水泥工業未來發展節能、環保事業的有力支撐。由此看來,水泥工業在節能環保領域的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強低碳技術研發與應用,主要在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裝備等重點行業選擇一批技術成熟、減排潛力大的低碳技術,實施低碳技術示范工程,推動傳統產業的低碳化改造。這對在余熱發電等領域已經發展比較成熟的水泥工業來講是一個機遇期。那么我們如何來完善自身、積極推廣優勢技術呢?3月24-25日,一場余熱發電領域盛會——中國水泥網主辦的“2011第七屆余熱發電峰會”將在杭州隆重舉行,屆時將有眾多的行業領導、專家、學者出席,剖析行業現狀、展望發展前景,為行業把脈,為企業支招,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wwb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