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治民:將水泥行業打造成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不可或缺的產業
4月25日,2013中國國際水泥峰會在京隆重召開。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苗治民先生為本屆峰會致辭,內容如下: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苗治民先生致辭
尊敬的峰會主席喬龍德先生、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很高興受邀出席2013中國國際水泥峰會,我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對中國國際水泥峰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水泥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關聯度高,對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反應較為迅速。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加快,水泥工業有效需求增長明顯放緩。2012年全行業雖然產量有所增長,但終價看跌,利率大幅下滑,產能利用率走低,產能過剩矛盾和資源、能源及環境約束加緊。
近年來,我國水泥工業在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功能拓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由于行業還存在著產業鏈短、信息化融合度低,水泥基材料制品發展滯后等問題,全行業萬元產值能耗較高,污染物排放總量較大,與循環發展、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黨的十八大提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要求促進“四化”同步發展,發展實體經濟,大力推進社會文明建設,既為我國水泥工業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給水泥工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內,水泥工業要進一步把“調結構、轉方式、拓功能、促和諧”結合好。隨著單位生產要素和熟料產品創造的工業增加值最大化,伴生著污染物最小化方向不斷邁進,逐步將行業打造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不可或缺的產業,并著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水泥工業綠色發展,圍繞綠色建筑需求,推動水泥、混凝土產品以及相關工作設計規范的執行力,發展具有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的綠色建材,推拓高性能混凝土、高標號水泥及適用于海洋工業建設的特種水泥;二是采取切實措施化解產能過剩的矛盾。立足國內需求,加強運行監測,規范行業準入,堅持等量和減量原則,嚴格控制能源和資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總量。利用市場機制,促進優勝劣汰,淘汰高消耗、高排放的落后裝置;三是發揮水泥窯獨特優勢,加快推進無害化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產業廢棄物示范工程,積極參與區域循環經濟和產業循環經濟產業鏈推進,拓展水泥產業環保生態功能,促進水泥產業為當地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四是努力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聯合重組,以熟料為紐帶雙向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集中度,積極利用現代先進技術改造技術裝備,優化管理模式,創新經營業態,支持發展合同管理、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生產型服務業,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率;五是大力發展行業急需的節能減排各項技術。如氮氧化物、顆粒物、節能減排技術,能源高效積極利用及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粉磨技術,二氧化碳減排和綜合利用技術,積極應對資源、環境約束。
2013中國國際水泥峰會以“綠色水泥工業 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交流成功的經驗和模式,并且結合我國國情探討我國水泥工業綠色發展路徑,有利于引導企業創新發展,加快行業技術進步,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在此,我衷心希望與會的中外企業家能充分利用中國水泥協會為大家搭建的中國國際水泥峰會這一互動平臺,開展廣泛而深入的交流,相互學習,相互見證,相互合作,共同推進水泥工業的節能減排,拓展水泥工業的產業功能,創造水泥工業的發展路徑,加快水泥工業轉型升級。
最后,祝2013中國國際水泥峰會取得圓滿成功!
專題:2013中國國際水泥峰會
編輯:許玉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