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新建水泥生產線都配套了脫硝裝置嗎?
在剛舉行的2013’中國國際水泥峰會上天津中材工程中心沈序輝作了“水泥工業適用的脫硝技術”報告。報告中稱,截止2012年12月中國水泥工業已經建成的脫硝項目達到100條以上,算上在建的則達到了160多條,其中中材集團旗下公司承接了90多條。也就是說,待建成后,中國水泥建成的脫硝項目的生產線將占到生產線總數的10%。
感到有點困感的是,據中國水泥協會統計,2012年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就有124條之多。按照2010年工信部頒發了《水泥行業準入條件》,第二十條規定:新建或改擴建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須配置脫除NOx效率不低于60%的煙氣脫硝裝置。顯然這124個項目開工建設一般都應是在該文件下發后,理應屬準入條件所稱的新建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范疇。只算這一部分,建成的脫硝項目的生產線應該超過120條,加上已改造的,少說現在就應超過160條,也就是當前建成的脫硝項目的生產線就應占到生產線總數的10%。可顯然數字對不上。
聯系到近有一則消息報道稱,某市一新建水泥生產線項目開工建設時間為2011年3月,2012年9月完成建設并投入試生產。但在近進行環保監察時,由于項目未配置脫除NOx效率不低于60%的煙氣脫硝裝置,要求為主制定出實施方案。從中可看到的是,在《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實施后,存在有相當一部分項目沒有按文件要求,配置煙氣脫硝裝置。
需要說明的是,在“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也早已明確,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要配套建設煙氣脫硝裝置。對已建成的日產4000 噸及以上熟料生產線,應盡快實施煙氣脫硝改造。
透過這些數字,不得不得到的結論是,存在著相當數目的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沒有同步配套建設煙氣脫硝裝置。這一現實表示了在打造綠色水泥工業中,被涂上了一筆不太協調的灰色。值得業內思考,也值得工業主管部門思考。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