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豐水泥:堅持“兩化”發展 完善信息化建設
目前,我國水泥工業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時期,加快水泥行業信息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已經在全國成為主流的發展趨勢,廣泛采用計算機控制技術,通訊技術和圖形顯示技術,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集散控制系統(DCS)也逐步在水泥生產中得到普及,這也為商用網絡技術與DCS融合,搭建貫穿于整個企業的計算機管控一體化系統,建立全程信息化系統提供了條件。在國家倡導“兩化融合”的大背景下,水泥發展必然也需要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生產-管理”智能一體化道路。6月15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2013第六屆中國水泥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峰論壇”將在江蘇南京拉開帷幕。
“十一五”期間,國家著力推進工業“兩化”融合,促使傳統工業向自動化、信息化發展,進入“十二五”,兩化深度融合依舊是傳統工業發展轉型的重要方向,而水泥行業在“兩化”融合的道路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許多水泥企業均已實現生產、管理、銷售自動化運作,山東申豐水泥正是這些企業的代表之一。
早在公司成立之初,申豐水泥就把企業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并于2006年底開始上線K/3系統,但是隨著集團公司規模的不斷拓展,原有的K/3系統逐漸不能滿足集團的各項需求。經過多方面的調研,申豐水泥于2012年1月正式上線NC系統,該系統以企業業務信息管理和企業資源管理為基礎,以業務過程控制管理為核心的企業應用運行平臺,集公司財務、計劃預算、資產管理等多項功能為一體,并加以擴展,建立了企業人、財、物、產、供、銷科學完整的管理體系,申豐水泥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管理流程。
針對水泥行業大宗物料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如:大宗原料需要通過計量確定數量,數量巨大,計量工作強度很大,手工操作很容易出現錯誤和舞弊現象發運過程中存在發方計量數、收方計量數、實際結算數、虧噸數、扣水數、扣粉數等等,銷售結算工作量大。采樣,不按標準采樣;送樣,中途換樣;人工加密、解密工作量巨大保密性差;面對水泥行業在大宗物料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申豐水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堵塞管理漏洞,提高收、發貨效率,為此,申豐集團完成了一卡通無人值守系統的上線和實施。
一卡通無人值守系統的順利實施,規范了業務流程,減少了業務流程中出錯的機率,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減輕人員工作量;實現財務、業務的一體化集成;快速準確提供各級領導管理決策所需要報表;實現了原材料采購、成品銷的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進一步地提升了企業信息化水平。
為進一步加強集團生產管控,及時了解生產設備運行狀況,2012年5月,申豐水泥正式啟用MES系統,MES系統的接入實現了集團DCS系統的遠程監控管理。該系統方便集團領導、調度中心時時查看各分公司DCS系統畫面,及時掌握各分公司生產運行情況,為領導層決策提供了及時有效的信息。DCS系統遠程監控的實現,也進一步鞏固了申豐水泥的管理模式,實現了集團信息高度集中、統一管理、實時查詢和信息資源共享,完善了生產管控體制,促進了公司管理升級,提升了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
DCS遠程監控系統
申豐集團隨著企業的不斷快速發展壯大,眾多的大型精密設備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巡檢人員到位率和巡檢質量監控問題已經成了管理工作沒法回避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巡視人員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巡視人員責任心有好有差,巡視設備面廣量大。 依據集團公司實際情況,參考同行業廠家在此項技術管理方面應用的成功經驗,經過與相關技術服務公司的交流探討,申豐集團于2012年6月在申豐公司一、二線順利實施了巡檢管理系統技改。
申豐集團設備巡檢管理系統主要由射頻卡、設備點檢儀及點檢定修管理系統軟件組成,其主要功能有:
(1)、在預定人員、時間、路徑等標準化流程下,按照預定標準計劃和任務定人、定點、定時、進行全過程管理;
(2)、通過手持式終端實時將巡查設備參數、狀態等動態信息導入網絡管理平臺,集中實現運行設備交接班制、設備定期巡回檢查制規范化管理;
(3)、系統匯總后自動生成報表和文檔,實時、有效地為生產管理提供技術依據;定量、定性分析、評估使運行設備狀態更加標準,更加清晰;
(4)、避免錯、漏巡,及時發現和處理設備異常、缺陷等安全隱患,為保障生產安全提供了有力幫助。
(5)、該系統數據上傳下載采用了WIFI無線傳輸,設備報警及故障采用短信自動發送給相關管理人員,數據傳輸方便。
申豐集團設備巡檢管理系統自運行以來,表現了良好的效果,實現了設備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流程管理標準化,科學化;設備管理準確化,精細化;人力資源管理科學化,集約化;統計報表生成自動化,數據查詢一體化,提升了企業運營管理水平同時為集團公司安全生產提供了保障。
[Page]
申豐集團巡檢管理系統界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廠區生產實際狀況,申豐水泥于2012年6月計劃上線人員定位系統,并于8月開始實施一期工程(一期工程共設計人員定位區域30處)實施。該系統由杭州云天計算機軟件公司開發,
主要是通過人員定位系統是由監控中心主計算機在系統軟件支持下,通過數據傳輸接口和局域網絡,定時對各關鍵點安裝的讀卡分站進行數據巡檢和信息采集,讀卡分站將自動采集有效識別距離內的標識卡的信息,并根據系統指令,通過傳輸網絡將相關數據傳送至調度中心。數據信息經分析處理后,將人員動態分布在主計算機界面中得以實時反映,從而實現區域人員狀態數字化管理的目的。
根據公司廠區實際情況,在各定位區域配置一定數量的讀卡器,將每一個讀卡器通過以太網連接到后臺定位服務器,構成無線定位網絡,充分利用廠區現有網絡,對網絡盲區,實行配置GPRS模塊進行無線網絡傳輸。室外定位精度控制在10米范圍內, 樓內精確到各樓層,通過建立RFID人員定位系統,為集團公司每一位員工發放一電子標簽(此電子標簽做成工作證樣式)人員定位系統將整個社區的室內外區域納入無線網絡監控范圍
整個人員定位系統是由讀寫器、有源電子標簽、定位服務器、定位軟件等關鍵設備組成。
通過簡潔直觀的GIS圖形系統進行可視化管理和實時地位置跟蹤,隨時可查找指定人員的位置和當前人員的歷史軌跡,同時具備特殊敏感、危險區域的設定功能,(如,在廠區炸藥庫、總降等危險地方設立為危險區域,凡未經許可進入者,現場直接發出報警,同時系統也產生報警)。
據了解,申豐集團人員定位管理系統的順利實施和上線已成為目前全國水泥行業首家運用RFID技術實現人員定位的成功典范。系統的實施切實地解決了員工的管理問題,實現了簡單的人員區域定位,強化了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和員工管理,減少意外發生,保障工人的安全,避免了因意外給工廠帶來的經濟損失,提高了公司的名譽和效益。
從2006年K/3系統的上線到2012年人員定位系統的實施,申豐水泥在信息化建設的道路上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7年的信息化建設持續推進了申豐水泥各項業務的管理創新,在信息系統建設方法、建設過程和深化應用中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有效提高了申豐水泥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1、擴大信息共享范圍,摸清企業家底。統一建設的信息系統能大幅度提高信息應用的范圍和成效,將單一部門內部使用的數據信息變為公司統一管理、共同分享;信息共通還將企業生產資料資料信息、人力資源信息、財務信息等加以整合、梳理,摸清了企業的“家底”。
2、規范業務流程,促進業務拓展。信息系統實現了對業務流程的梳理和整合、優化和固化,促進了業務規范和管理水平提升,對于新建單位、新增業務單元,也能迅速應用成熟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模式,保證了業務發展的規范和高效。截至2011年底,申豐水泥各項系統建設項目共梳理了2553個業務流程。
3、實現精細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信息系統的建立使得企業的管理鏈條延伸到管理、生產、銷售的每個環節之中,增強了管理精度;同時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模式,將人與物流動轉變為電子流動,將手工操作轉變為系統自動生成,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強化過程管控,促進源頭治理。通過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把業務流程固化在信息系統中,強化了對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管理及關鍵環節的控制;數據的集中管理、業務流程的固化以及系統操作的可追溯,還有利于杜絕暗箱操作,大幅度減小違規的可能,從而促進了源頭治理。
5、輔助分析決策。統一的信息系統,在全面、及時、準確的業務數據基礎上,提供強大的業務研究與分析功能,有效支持了戰略決策、業務分析和方案優化。
山東申豐水泥集團 現轄有集團熟料分公司、申豐水泥分公司、棗莊市沃豐水泥有限公司、棗莊市承豐水泥有限公司、棗莊市潤豐港務有限公司、嶧州水泥分公司和嶧州建材分公司7個子公司的水泥企業集團。
山東申豐水泥集團自成立以來,一直重視信息化發展,短短的幾年,由于申豐集團領導對信息化建設的高度重視及信息化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申豐水泥信息化建設工作突飛猛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07年榮獲中國水泥企業網站十佳網站稱號, 2009、2011連續兩屆榮獲水泥行業信息化標桿企業稱號,2012年由山東申豐水泥集團信息中心主任孫勝利攥寫的《申豐水泥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榮獲建材(水泥)行業優秀論文一等獎,2012年山東申豐水泥集團信息中心主任孫勝利榮獲建材(水泥)行業兩化融合個人突出貢獻獎及全國水泥行業首席信息官稱號等殊榮。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