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來了,水泥企業hold住嗎?
近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喬龍德在考察中國水泥網杭州總部期間,特別提到“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的特征之一為智能化運作全線貫通,喬龍德會長認為,未來不僅是生產線,包括管理系統、服務系統等都要實現智能化,并強調長遠來看,智能化投資將降低水泥企業生產成本,也是縮短與世界水泥差距的關鍵。
眾所周知,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最大特點是要求工藝狀態穩定,而穩定就需要較高的生產流程的控制水平,要達到高的控制水平,依靠人工控制為主的對數據進行分析、對工況進行調整、接受監測反饋再分析等方法,調整響應慢,且易受個人的經驗制約,而只有提高生產線工業自動化控制水平,才能達到穩定生產的效果。同時企業生產規模越大,要求自動化水平也就越高。選擇最佳工藝參數,保證設備安全運轉,降低產品能耗,降低人力成本……任何一個方面都離不開自動化水平的提高。而目前來看,盡管有些企業,尤其是大型水泥集團對信息管理,智能化管控有所重視,并取得一定的進步,但我國水泥行業自動化的總體水平不高,迫切性不夠,成為制約水泥企業未來發展的瓶頸。
在國家倡導“兩化融合”的大背景下,水泥發展必然也需要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生產-管理”智能一體化道路。6月15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2013第六屆中國水泥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峰論壇”將在江蘇南京拉開帷幕。
推動中國水泥行業的信息化與自動化進步一直是中國水泥網多年來努力的方向之一。從2004年在蒙西舉辦第一屆水泥行業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峰論壇至今累計六屆,作為水泥行業唯一關于信息化與自動化領域專題論壇,在會議的內容和形式上,也在不斷創新。
本次會議特邀工信部領導、專家、學者、研究機構和水泥企業等行業精英,以“智能化管控”為主題,圍繞水泥行業電子商務拓展,多元化發展的信息化建設,自動化專家系統,國際化企業的智能化管控經驗等展開探討,并通過標桿水泥企業兩化建設經驗分享等形式,幫助企業實現水泥生產運行信息的全面集成,實現企業集約、完善且高效的管理目標,從而促進企業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未來十年,我國水泥工業和其他窯爐工業一樣,將面臨著市場和能源、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的挑戰,水泥行業的信息化與自動化道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十二五”期間,水泥工業要實現超越和引領世界水泥工業發展的目標,要進行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行業的信息化與自動化水平是必經之路。那種認為“智能化管控”于當前國情尚不成熟;市場自動化產品質量尚未過關,白花錢;效益不明顯,可有可無;企業資金不足,可以放緩;國內勞動力充足,很多工作可以用人代替等想法,該停止了!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