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恒耐祝賀中國水泥耐火材料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中國水泥耐火材料高峰論壇在烏魯木齊召開
3月13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江蘇恒耐爐料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水泥耐火材料高峰論壇在新疆烏魯木齊隆重召開。新疆建筑材料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呂志堅,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會長、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劉長發,中國建材聯合會科技部部長周清浩,青松建化集團副總裁、新疆青松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高華,中國水泥網CEO邵俊,北京科技大學陳俊紅博士,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教授、博導袁林,安徽蕪湖海螺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師美高,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袁亮國,天瑞集團水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賈華平,冀東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耐火總工程師王艷平等行業、企業領導近200人參加會議。會議以“長效、環保——水泥窯用耐火材料的兩大關鍵”為主題,中國建材聯合會科技部部長周清浩主持了全天的會議。
新疆建筑材料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呂志堅致辭
青松建化集團副總裁、新疆青松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高華致歡迎詞
中國水泥網CEO邵俊致歡迎詞
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會長、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劉長發做報告
中國建材聯合會科技部部長周清浩主持了全天的會議
當前,新型干法水泥工藝技術已經高度成熟,產能規模日趨增大、生產效率日趨提高,而水泥作為同質化產品,企業間的競爭從質量的競爭逐漸轉向。尤其是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國家對水泥行業“嚴格控制新建生產線、大力淘汰落后產能”,水泥企業新建擴張驟然偃旗息鼓,區域內企業從拼規模逐漸轉向拼成本拼利潤。盡管從水泥生產線整體投資維護成本來說,耐火材料一次性投資額度極其少,但是,作為易耗品,耐火材料的質量穩定性及壽命也關系到整個生產線的運轉效率。
中低端與中高端產品市場兩級分化
中國耐火材料協會提供數據顯示,1~12月,全國耐火材料產量2808.06萬噸,同比增長14.45%;其中致密定型耐火制品1698.92萬噸,同比增長8.99%;不定形耐火制品1044.74萬噸,同比增長24.20%。
盡管近幾年國內耐火材料行業發展的如火如荼,然而依舊有人認為我國耐火材料生產較國際先進水平來說,仍處于低端,質量和市場都缺乏競爭力。有行業人士稱,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現代化水平低,配套技術落后和自主創新能力低是耐火材料發展的主要障礙。
對此說法,與會專家并不贊同,江蘇恒耐技術總監王偉稱,目前國內盡管中低端產品市場比較混亂,但是中高端產品領域的高品質新產品確層出不窮。目前中國耐火材料行業的進入門檻比較低,企業、礦比較多,呈“小、多、散”狀態,產能過大,盲目競爭,市場上還比較混亂,存在魚目混珠、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大部分只能生產初級產品,龍頭企業、名牌產品還較少。相比國際先進國家水平,確實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確切的說是兩級化情況比較嚴重。
也有專家認為以上說法對目前行業的情況太過悲觀,認為國產品牌并非毫無優勢,甚至有多個品牌產品長期出口國際市場,得到國際市場認可。
建設施工水平是命門
相比產品品質,目前水泥窯用耐火材料的真正薄弱環節是施工隊伍的建設水平。冀東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耐火總工程師王艷平女士在發言中表示:三份材料,七分施工。目前公司選擇的國產耐火材料品牌產品的質量水平幾乎都能達到要求,但是,問題往往出現在施工環節,“施工環節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施工不規范,再好的產品也沒有用”,“施工是非常非常重要,一個好的維修隊伍很關鍵”,她又強調道。
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袁亮國對此也深有同感,“早年魯南水泥2天不停窯就很高興,但是如今一個月即使沒有100%也差不離,耐火材料產品受冷熱交替影響不大了,現在的問題是施工和質量因素影響很大!”他建議施工環節的隊伍建設和技術水平還需要大力提高,“尤其是澆注料施工現在顯得更為重要!”
耐火材料無鉻化成主旋律
近日,《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被國務院正式批復,成為中國第一個“十二五”國家規劃。《規劃》要求,到2015年,重點區域鉻等重金屬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減15%。作為六價鉻大戶的水泥企業,如何使用無鉻耐火材料產品替代鎂鉻磚是未來必須面對的問題。耐火材料無鉻化將成為十二五期間重點關注的方向。
鎂鉻磚等耐火材料中存在的致癌劇毒元素六價鉻,近幾年開始逐漸被國內水泥、鋼鐵等耐火材料消耗大戶行業所認知熟悉起來。但是,目前國內耐火材料無鉻化普及仍然比較緩慢,其中主要障礙是無鉻產品在高溫強度、抗侵蝕性、熱震穩定性等方面性能的不足。目前已有多家企業成功推出了無鉻替代耐火材料產品,使用效果也令人滿意。
隨著十二五政府無鉻化主基調的定論和新替代產品陸續推出,相信耐火材料無鉻化將成為十二五期間水泥耐火材料行業的發展主旋律。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