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網評論:水泥價格走勢分化,庫存影響至關重要
2024年5月以來,水泥行業自律協同意識有所提升,各地加大錯峰生產力度,加之新國標推行,企業普遍開始推進穩價復價,全國水泥價格指數觸底回升。6月底至今,全國水泥價格指數已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行業效益較前期有所改善。然而,在今年推漲價格的過程當中,國內各大區域實際價格走勢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差異。本文將從庫存角度切入,分析區域分化現象的成因。
一、南北價格分化加劇,東北推漲落實較好
截至7月中旬,北方地區(包括東北、華北和西北)水泥均價報收413.86元/噸,較年初上漲15.43%,與年內低點相比,漲幅達到18.21%;南方地區(包括華東、中南和西南)水泥均價報收356.79元/噸,較年初下跌1.85%,與年內低點相比,漲幅僅有7.02%。從絕對值來看,年初南方地區水泥價格高于北方,但自1月中旬開始,北方地區水泥價格反超南方,并且價格差距逐步拉大。從走勢來看,北方地區水泥價格先穩后漲,價格表現相對堅挺,而南方地區整體價格呈現區間震蕩走勢,近期存在漲后回落的壓力。
2024年以來,南方地區平均水泥發運率為43.86%,北方地區平均水泥發運率為24.33%,南方地區水泥需求總量仍高于北方地區。在此情況下,北方市場水泥價格卻走出了更為堅挺的漲勢,說明在市場需求下行的過程當中,企業自律以及庫存控制對于價格走勢的影響更為顯著。
圖1:2024年南方和北方地區水泥價格走勢情況(元/噸)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下文將采用歷史分位數的概念來衡量水泥價格以及熟料庫存在2014-2024年當中的高低位置,歷史分位數等于50%說明數據處于歷史中間水平,高于50%意味著在過去十年當中處于偏高位置,反之則處于偏低位置。
具體來看,東北地區大幅壓減庫存,水泥價格大幅抬升。通過嚴格執行錯峰生產,東北地區熟料庫存比逐步降至3-5成左右,庫存歷史分位數降至12.1%,目前的庫存壓力處于近十年當中的極低水平。受此影響,東北地區穩價復價落實情況較好,水泥價格指數達到166.54點,相較于年初上漲46.9%,價格歷史分位數達到97.4%,處于歷年同期高位水平。
圖2:2024年東北地區水泥價格及熟料庫存情況(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華北地區庫存控制得當,水泥價格漲幅次之。在企業自律錯峰以及環保管控等因素影響下,華北地區熟料庫容比基本穩定在5-7成之間,庫存歷史分位數為37.5%,在近十年當中處于偏低位置。由于庫存壓力得到控制,華北地區水泥價格指數逐步恢復至125.10點,相較于年初上漲10.1%,價格歷史分位數為43.6%,仍略低于近十年中間水平。
圖3:2024年華北地區水泥價格及熟料庫存情況(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西北地區庫存稍高,水泥價格區間震蕩。西北地區熟料庫容比維持在6-7成之間,庫存歷史分位數為51.4%,接近歷史中間水平。西北地區并未顯著加大庫存控制力度,水泥價格推漲存在反復。截至7月中旬,西北地區水泥價格指數報收123.19點,相較于年初略微下跌0.58%,價格歷史分位數為44.1%,略低于近十年中間水平。
圖4:2024年西北地區水泥價格及熟料庫存情況(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華東地區庫存逐漸走高,水泥價格恢復緩慢。華東地區錯峰停窯時間相對較短,熟料庫容比逐步提升至7成以上,庫存歷史分位數達到88.7%,處于近十年高位水平。盡管華東地區自4月上旬開始就有提漲意愿,但受庫存壓力影響,水泥價格恢復較為緩慢。截至7月中旬,華東地區水泥價格指數報收113.64點,相較于年初僅上漲0.7%,價格歷史分位數為44.9%,仍處于歷史偏低位置。
圖5:2024年華東地區水泥價格及熟料庫存情況(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中南地區庫存高位震蕩,水泥價格競爭激烈。上半年,中南地區熟料庫容比維持在7成上下波動,7月中旬左右降至年內相對低位,但與過去十年相比,庫存歷史分位數仍達到65.1%,庫存壓力仍偏高。因此,中南地區市場競爭較為激烈,截至7月中旬,水泥價格指數報收106.57點,相較于年初下跌1.4%,價格歷史分位數為24.9%,處于歷年同期低位水平。
圖6:2024年中南地區水泥價格及熟料庫存情況(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西南地區庫存壓力較大,水泥價格漲后回落。西南地區熟料庫容比同樣維持在7成上下波動,庫存歷史分位數達到74.8%,說明當地庫存壓力較為突出。在穩價復價的過程當中,熟料庫存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故水泥價格出現漲后回落的現象。截至7月中旬,西南地區水泥價格指數報收116.29點,相較于年初下跌2.4%,價格歷史分位數為42.7%,略低于歷史中間水平。
圖7:2024年西南地區水泥價格及熟料庫存情況(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綜上所述,由于錯峰停窯時間較長且執行到位率高,今年北方地區熟料庫存的絕對值和歷史分位數普遍低于南方地區。受此影響,北方地區價格推漲落實程度較高,南方地區復價進度較為緩慢,漲后回落的情況也較為普遍。由此可見,庫存水平是年內南北方價格走勢分化的重要原因。
二、歷史經驗表明:低庫存是水泥價格走高的重要支撐
2014年至2024年期間,全國水泥價格指數與熟料庫容比的相關系數為-0.56,說明水泥價格與庫存存在負相關關系,低庫存是水泥價格走高的重要支撐。
2014-2015年,全國熟料庫存震蕩走高,平均庫容比達到73.9%,水泥價格持續下跌,平均價格指數為96.74點;2016-2017年,全國熟料庫存呈現去庫趨勢,平均庫容比降至61.8%,水泥價格持續上漲,平均價格指數為99.25點;2018-2021年,全國熟料庫存相對平穩,平均庫容比進一步降至56.1%,水泥價格維持高位水平,平均價格指數達到152.30點;2022年至今,全國熟料庫存整體抬升,平均庫容比達到65.3%,水泥價格大幅下行,平均價格指數降至133.23點。
水泥行業進入需求下行期以來,整體庫存水平出現明顯抬升,近十年來僅次于2014-2015年水平。從歷史經驗來看,當前庫存水平下,水泥價格仍存在下行壓力和風險。如果全國熟料庫存降至5-6成之間,水泥行業生態或將有明顯改善。
圖8:2014-2024年全國水泥價格指數及熟料庫容比(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三、總結與建議
2024年5月以來,水泥行業開展穩價復價行動,全國水泥價格指數較前期明顯抬升。在這一過程當中,南北方水泥市場價格走勢呈現明顯差異,北方市場漲價落實程度較高,南方市場提漲難度相對較大。區域市場對比分析以及行業歷史數據表明,庫存水平是影響水泥價格中樞以及漲跌走勢的重要因素。
短期內,錯峰生產仍是控制庫存水平的主要手段。為鞏固當前行業穩價復價成果,水泥企業需要堅持行業自律,嚴格執行錯峰停窯。中長期來看,應當通過能耗雙控、碳排放雙控以及污染物排放雙控等政策,將產能發揮率調整至合理區間,以維護水泥價格和庫存水平,實現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編輯:林加義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