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宋志平:建筑節能改造是一件長遠的事

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 2011-03-10 00:00 留言

  2011年3月9日15:00,集團公司董事長宋志平作客新華網,談新形勢下中國建材集團和國藥集團兩家央企的發展道路。以下為直播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新華訪談》2011全國兩會訪談。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兩大行業的央企負責人,他就是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志平。歡迎宋總的到來!

  宋志平:各位網友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來到新華網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來進行回答。

  宋志平:從工作報告里讀出最多的是保民生轉方式調結構

  主持人:作為兩大行業的央企的負責人,在今年的“兩會”上,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規劃綱要中讀出了什么?

  宋志平:我覺得從以上讀出的最多的還是要保民生,怎么能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走一條健康的道路來確保我們民生的目標能夠實現。大家知道醫藥現在搞醫改,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在里面有很大的責任。今年要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這是很大的一個天文數字,所以作為建材企業的老總來講我也是覺得責任重大,既要保質保量,同時也要提供高效節能的產品。從民生的角度,如何保護環境,如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宋志平:應該建設一個國家醫藥網配合醫改

  主持人:今年兩會,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醫改”和“建筑節能”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作為這兩大領域的央企掌舵人,您怎么看待國藥集團和建材集團的責任和使命?

  宋志平:我先說說醫藥吧,這次溫總理的報告里面講到了醫改,總理談到醫改的目標,這對我國藥物供應提出了要求。要在基層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完善基本藥物供應體系,加強藥品監管,確保用藥安全,切實降低藥品價格。作為全國最大的綜合性醫藥集團,國藥集團將全面落實報告中的要求,為完善我國基本藥物供應體系做出應有的貢獻。國藥集團是國資委領導下的我國醫藥健康產業平臺,近幾年實現快速發展,是我國醫藥行業的排頭兵企業。

  宋志平:在國家實施了醫改制度和基本藥物制度后,國藥集團加快在全國的藥品配送網建設,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國大中城市的“國家藥網”,為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確保藥品質量和降低藥品價格做好基礎工作。我們認為要配合全國這么大的醫改,作為國家來講,作為央企來說,還是應該建設一個醫藥配送的主干網絡,也就是國家醫藥網。現在在中國的大中城市里面我們的藥網基本已經都鋪設了,現在也在向縣一級的城市發展逐漸進入廣大的村鎮。藥品配送網是載體,通過這種網要讓大家吃到“放心藥”。

  宋志平:國藥集團擁有我國六大生物所,承擔著國家一類疫苗的主要供應責任。目前我國80%計劃免疫產品出自國藥集團。去年全國范圍兒童麻疹強化免疫活動中,全國2億人次的麻疹疫苗由國藥集團提供。“十一五”期間,國藥完成了國資委下達的“十一五”期間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節能減排目標。在整個產業鏈里面,我們還是要把物流分銷網做好,確保整個系統的終端來拉動我們產業的發展,醫藥研發、生物疫苗等都是我們現在主要做的。

  宋志平:建筑節能改造是一件長遠的事

  主持人:您再講講建材方面吧。

  宋志平:好的。談到建筑節能,這次總理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大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投入,我國目前既有建筑面積達430億平方米,其中95%的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大約占我國總能耗的三分之一,因而抓好既有建筑節能就抓住了我國節能的牛鼻子。在建筑熱損中,墻體和屋面的熱耗占52%,門窗占48%,差不多一半一半。因而選好墻體屋面的保溫材料和推廣高效的節能門窗就成為建筑節能的重要工作。長期以來,中國建材集團致力于生產高效輕質的新型建材和保溫材料,推廣平開翻轉式、使用LOW-E中空玻璃的高效節能窗,為我國建筑節能提供了材料保證。我國目前的節能要求達到降低能耗50%,北京市等要求節能達到65%,如果用中國建材提供的各類材料和技術,能使建筑節能達到降低85%-90%。這是一個挺重要的革命,所以中國建材集團大量生產這些新型的材料和門窗,包括高檔的節能玻璃。

  宋志平:現在世界上有句話叫:節約的能源是最清潔的能源。如果我們能夠節約能源,那么清潔能源就多了。西德兼并了東德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整個東德既有建筑做了節能改造,所以我覺得建筑節能改造是一件長遠的事。總理能夠提出這句話,可見建筑節能的重要意義,把它抓好了,節能就能夠有一個更大的進步。

  主持人:謝謝您對這兩個行業的解讀,我們也能夠體會到兩個企業的責任和使命。剛才我覺得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是您先說醫藥,然后再說建筑。2009年的時候您開始掌舵醫藥集團,一年多來,您帶領國藥集團實現了“四合一”的有機重組和快速發展,同時,您還一直擔任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黨委書記, 您能否談談在建材和醫藥這兩個大跨度行業工作的體會?

  宋志平:我一般接受采訪的時候主要是針對一個企業的解答,今天您讓我展開的是兩個,這個問題我覺得是挺有意思的。說到建材和國藥,我從2002年開始做中國建材集團的負責人、董事長,2009年6月國資委讓我同時做國藥集團的外部董事、董事長,探索由央企現職管理人員出任外部董事長的方式。

  宋志平:我覺得這兩年下來還是找到了一些感覺,因為有些人經常問我:一個人一心能兩用嗎?我也沒有感覺到顧此失彼。因為建材做得更多一點,在國藥這邊主要抓方向戰略和重大決策,以及風險防范這些東西。但是具體的管理是由總經理負責的,團隊建設是由黨委書記負責的。過去兩年里面,這兩家公司發展都很健康,而且成長得也都很快,兩個行業跨度不小,對我還是有些挑戰的。我自己給自己打分的話,覺得自己還是及格的,完成了國資委交給我的任務。

  宋志平:大家都覺得這兩個央企來自不同的行業,但這兩個行業也有共性,一是都是既關系國計民生又市場高度開放的領域。在這樣的領域,央企的目標是發揮骨干作用,對行業發揮影響力和帶動力,促使行業健康發展。二是兩個企業都是由原來國家工業局撤掉后轉化而來,都經歷了資源重組、資本運營的發展歷程,成為國家用一定量資本吸引大量社會資本進行發展的新型央企。同時,國藥、建材也有它們自己的特殊規律,如藥品研發是重投入,而生產設施是輕資產投入,但建材生產設施是重資產投入;藥品物流配送體系很重要,而建材基本上是地銷產品。

  宋志平:所以作為董事長來說,應該把這些問題都研究透。我覺得做兩個董事長雖然很忙,但也有益處,就是協同效應很好,如現在和地方打交道,雙方的一些優勢就可互補,地方上往往既有建材業務,也有醫藥業務,因而可以獲得更大支持,另外,兩個公司的經驗也可以互相交流,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公司發展,提升大家的工作水平。[Page]

  宋志平:“整合”和“重組”將是醫藥行業發展的主題詞

  主持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目前全球一體化競爭的格局下,醫藥健康產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請您結合國藥集團的發展談談對醫藥行業發展的認識和體會。

  宋志平:這個題目很好,因為大家都很關心醫藥行業的發展。今年醫藥行業的增幅大概能到25%左右,意味著有3000億左右的GDP的增加。如果從GDP角度講,醫藥過去不是一個很大的產業,但是未來十年看規模要擴大七倍,我感覺有可能是十倍。從過去1萬多億,可能會到達10萬億。因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會感覺到兩件事情很重要,一個是健康、一個是文化。我們不叫醫藥產業,而是叫醫藥健康產業,醫藥和健康是連在一起的,醫藥是治療方面,健康的概念可能就更加廣泛了。

  宋志平:作為國藥公司可能市場面就會擴大得更寬,中國醫藥市場目前表現出的兩個顯著特點是“高速增長”和“高度分散”。醫藥產業必然要順應各方面要求進行結構性調整,徹底改變“散、亂、弱、小”的局面,以適應形勢的需要。所以“行業整合”和“兼并重組”將是未來一段時期內醫藥行業發展的主題詞。縱觀世界上著名跨國公司的發展史,無一例外都是一部不斷重組兼并做大作強的歷史。醫藥行業是國際化程度較高的行業,中國的醫藥企業要想有實力與跨國公司同臺競技、逐步走向國際市場,就必須培育大型的有核心競爭力、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醫藥健康產業集團。

  宋志平:二是中國醫藥企業做強的關鍵是培育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引擎。

  主持人:咱們現在自主創新的比重很高嗎?

  宋志平:現在占的比例還不是很高,但是投入是比較大的。我還是比較樂觀的,關鍵就是我們怎么看、怎么想問題。我們現在一方面加大了基礎投入,另一方面在營造一個創新體系,創新體系就是我們的基本條件,如何不停地發展創新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比較關注創新體系。三是中國的醫藥企業要培育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醫藥行業是一個全球范圍競爭的行業,中國醫藥企業應首先解決自身的“國際化”問題:使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水平與國際接軌、產品和技術的標準與國際接軌、生產質量保證體系與國際接軌。

  宋志平:我們很大程度上還是要“走出去”然后搶占國際市場,這是我們下一步的看法。

  主持人:您做南方水泥非常成功,這些經驗對醫藥集團的重組有借鑒吧?

  宋志平:我感覺是有借鑒的。南方水泥重組的經驗其實就是系統改造,就是我國水泥產量很大,但是企業特別分散,導致行業惡性競爭、價格低下以及質量低下,最后受傷害的不止是企業。我們作為建材央企,應該引領行業的健康化發展。中國建材就采取了區域性的戰略,進行了兼并重組,然后再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我們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得整個區域的水泥實現了轉型升級,而且提高了生產水平。這些經驗現在也能夠用到國藥當中去,把全國好的一些點納入進來,和民營企業共同分享收益。我們一般持有70%的股權,留給創業者30%,形成一個共生多贏的局面。

  宋志平:其實建材和國藥既事關國計民生又在市場領域高度放開,現在無論是南方水泥也好,還是國家藥網也好,所有進入的民營企業都感覺到比原來他們單打獨斗要好得多,而且他們個人的資本價值也得到了提升,是非常好的雙贏的局面。

  宋志平:新型央企的“新”就體現在制度的創新與改變

  主持人:企業的發展與企業家所崇尚的價值觀休戚相關,您能不能跟我們談一談您的價值觀?

  宋志平:怎么能夠在企業成長的過程當中,讓大家可以共生多贏很重要,我覺得就是“包容性增長”。要有包容性,能夠處理好自己發展和別人發展之間的關系,能處理好自己的發展和員工的關系,包括和自然的關系。所以我就提出了“四個和諧”,與自然和諧、與社會和諧、與競爭者和諧、與員工和諧。

  宋志平:與競爭者和諧怎么解釋呢?我覺得就是能夠大家相互提高,而不是簡單的消滅掉,是大家共享行業發展的成果。我們要做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責任型的企業,我們要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而且在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和中國建材集團的發展中,我們建材提供了10萬就業崗位,國藥提供了6萬就業崗位,為國家創造了100億元的稅收。同時我們的利潤里面有超過50%是給社會投資者和廣大股民的。其實我們今天做企業,是新型央企,這個“新”就體現在制度的創新與改變。我們現在就是用國家少量的資本金來吸引社會大量的資金來進行公司的擴張,在擴張的過程中創造的效益自然也就是歸到社會的投資人所有。所以我們央企現在是為國為民盈利的央企,而不是與民爭利的央企,這樣的話競爭者容易接受,民營企業容易接受。兩家央企應該有這樣的基本態度,這是我們發展的必然選擇。

  主持人:宋總,您在中國建材集團發展的過程中,遵循了行業的內在邏輯非常關鍵。

  宋志平:是的。中國醫藥集團也好,中國建材集團也好,能夠實現今天的發展,并不是我的運氣有多好。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聰明,成功的人是遵循了規律,發現了規律,并且按照規律去做事。中國醫藥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發現了行業的內在規律,這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前幾年我們整合水泥的時候,就遵循了內在邏輯,所以現在就發展得很好。然后我們又搞管理整合,進一步提升了效益。在過去兩年中,我們整合了醫藥的流通領域,建設國家藥網,也是由于醫改和基本藥物制度的來臨,使得賣藥的企業感覺到了有問題,所以大家就有了一個需求,希望能夠把這個系統串聯起來。我們央企最大的角色就是社會資源的整合者,我們是努力實現大家的愿望,最后我們再把成果回饋給社會。

  宋志平:未來要加大制劑的投入 不能一味的做原材藥

  主持人:最后一個問題,您認為在“十二五”期間,國藥集團和建材集團兩大央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是什么?兩大央企將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期待?

  宋志平:我們的看法還是非常正面和積極的,醫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各國經濟增長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醫藥行業由于是被動消費而受宏觀經濟影響小,是穩定發展的行業。醫藥產品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特殊商品。建筑材料對資源和環境有高度的依賴性,對環境有一定的負荷,這個行業必須走一條科學發展的道路,所以我提出了“減量化發展”。我們不可能延續過去那些年的“增量發展”,比如說我們生產高標號水泥,提高水泥的性能,減少水泥的用量,但是同樣獲取更高的市場價值。我們看到了剛性需求的一面,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節能減排環境要求對其限制的一面,所以我感覺中國建材想得比較清楚,就是要以技術創新走科學發展,調整結構,用新技術來達到集約化的發展。

  宋志平:未來的節能減排對我們行業可能有限制,但這是挑戰同時又是機遇,會迫使我們進行一場新的革命,我們既要“減量”而且還要發展。醫藥和建材不一樣,醫藥實際是增量發展,未來十年可能會增長十倍。中國醫療市場和藥品消費快速增長,用藥結構發生變化。據預測,2011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三大醫藥消費市場,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行業集中度提高,規模企業成行業主導,企業間并購整合力度將進一步增強;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逐步深化,國家加大了對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國家將生物醫藥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大企業集團加大對醫藥技術研發的投入,搶占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制高點;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健康產業的時機基本成熟。這些給國藥集團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宋志平:現在我們抗生素的藥物,全世界的原料藥幾乎都在中國,其實外國已經不再做原料藥了。這個原料藥、半成品和制劑之間又有一定的比例關系,如果我們一味的做這些初級產品,量再大我們的高端產品也讓給了外國的跨國公司。我們要加大制劑的投入,這些都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機會和挑戰。我們現在生物制藥站在了國際的制高點,在疫苗制造、生物制藥發展、血液制品方面我們如果能夠和國際一些公司齊頭并進就比較滿意了。

  主持人:宋總,我覺得您在訪談當中講了好幾次“樂觀”,這種樂觀來源于您的信心,來源于您對這個行業的總結和認真分析。感謝宋總,感謝各位網友參與,再見。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wb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5 15:54: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杭县| 广德县| 昂仁县| 拜泉县| 梅州市| 英超| 东辽县| 博野县| 凤庆县| 沁阳市| 天峨县| 蓝山县| 义马市| 洪雅县| 沁源县| 灵寿县| 肥城市| 隆子县| 文安县| 洛隆县| 安化县| 达州市| 芦山县| 云林县| 岐山县| 金寨县| 鲁甸县| 吴川市| 赤城县| 从化市| 巩义市| 扶沟县| 青岛市| 西乌珠穆沁旗| 兴文县| 凤台县| 乾安县| 合肥市| 许昌县| 中山市|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