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水泥早報:水泥業砂困境;浙江水泥清潔運輸;《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1
全國水泥行業近年持續低迷,2023年被認為是最困難的一年。水泥企業布局砂石骨料板塊,短期內看似有利,但實際上是權宜之計。骨料產能過剩,價格下跌,行業內卷嚴重。水泥網認為,水泥與骨料的依賴不是長遠之計,行業應尋求多元化、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而非單靠砂石板塊“救命”。
浙江省計劃推進水泥熟料行業清潔運輸,到2025年一半以上產能通過清潔運輸或國六及以上標準車輛運輸,到2027年全面實現。這是響應省政府提高運輸清潔化的行動計劃,包括優化交通結構和提升新能源運輸比例,同時淘汰低排放標準車輛,并通過數字化、智能化促進水泥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1年版)規定,自2021年8月1日起,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項目必須實施產能置換,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產能置換比例提高,跨省置換和使用限制類產能比例不低于2:1。光伏玻璃項目不再要求產能置換。此外,產能置換操作更規范,產能指標認定更嚴格,對未按要求實施產能置換的行為將依法追責。
湖北襄陽地區的水泥價格即將上調,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生產成本增加。此外,周邊市場的漲價也對襄陽地區造成了影響。據通知,從23日起,當地各企業將水泥價格上調50元/噸。不過,當前市場需求和銷量表現不佳,價格上調的實際效果還有待市場進一步驗證。
5、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舒軍龍:全省水泥企業要認真及時完成水泥行業超低排放工作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舒軍龍強調,水泥企業要及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認識其重要性。浙江水泥行業排放總量大,超低排放改造效益顯著,但存在應急措施未落實、違規超產等問題。整改任務包括產能整合、清潔運輸推進、礦山綜合整治和超低排放改造。舒軍龍呼吁企業主體責任,做好環保問題整改,早日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與公示。
四川達州地區近期因多雨天氣和市場需求減少,且受周邊市場降價影響,水泥價格出現下行壓力。為了增加出貨量,達州部分水泥企業已經下調價格30元/噸,其他企業可能也會跟進價格調整。
7、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李建:水泥超低排放改造及評估監測政策解讀
李建副研究員在浙江水泥行業交流會上闡述了水泥超低排放改造及評估監測政策。他指出,根據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重點區域將完成有組織與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涉及多家大型水泥集團和大量產能。他還詳解了相關政策文件內容,并建議在確保改造質量的前提下,企業應統籌考慮減污降碳,并嚴格進行評估監測。
8、 妙用鍛燒黏土、可可果殼為原燃料︱臺泥喀麥隆新廠成為全球首個無水泥窯水泥廠,每噸水泥減碳40%
臺泥在喀麥隆克里比開設全球首個無水泥窯水泥廠,采用鍛燒黏土和可可果殼作為原燃料,減少能源使用并顯著降低碳排放,每噸水泥減碳40%。該廠利用當地資源,推動經濟發展,預計將創造約一萬個就業機會,有助于實現2050凈零排放目標,并減少熟料進口依賴。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