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培訓會暨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會”精彩繼續!
7月24日,由浙江省水泥協會與中國水泥網共同主辦的“浙江省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培訓會暨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在浙江杭州繼續盛大召開。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三級調研員舒軍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建;浙江省生態環境低碳發展中心技術核查部部長、高工倪吳忠;浙江生態環境集團教授級高工周榮;浙江省水泥協會會長姚季鑫;浙江省水泥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姚海榮;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等來自行業、協會、水泥及上下游企業的領導嘉賓參加了本此會議,共同探討和解析水泥行業超低排放實踐路徑,推動行業向更高能效、更綠色環保的未來邁進。
會議由浙江省水泥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姚海榮主持。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三級調研員舒軍龍發表重要致辭,他表示,要充分認識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意義,水泥行業的污染物和碳排放總量位居工業行業前列,開展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環境效益明顯。浙江省的水泥行業超低排放工作相對全國來講,起步早、基礎好,但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一是部分水泥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未落實,甚至超產生產;二是批建不符,違規超產能;三是日常環境管理存在較多問題。
舒軍龍要求,全省水泥企業要認真及時完成水泥行業超低排放工作,要明確整改任務要求,如:到2025年完成不少于8條2500噸/日及以下熟料生產線整合退出;到2025年,水泥熟料行業一半以上產能實現大宗貨物清潔運輸或國六及以上排放標準車輛運輸,到2027年,水泥熟料行業全部實現大宗貨物清潔運輸或國六及以上排放標準車輛運輸。
舒軍龍呼吁,大家要切實發揮企業主體責任,切實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及早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與公示。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建分享了《水泥超低排放改造及評估監測政策解讀》,他表示,水泥超低排放是落實美麗中國建設的要求,重點區域10省市要完成121條生產線約2.5億噸產能有組織超低排放改造;355條生產線約5.5億噸產能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中國建材、海螺、北京金隅(含冀東)水泥集團企業完成83條生產線約1.2億噸產能有組織超低排放改造;約4.6億噸產能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
李建詳細講解了《水泥超低意見》主要內容和《評估監測指南》要求,并提出建議:一是要統籌超低排放和減污降碳改造;二是要時間服從質量,高質量完成改造;三是企業嚴格按要求開展評估監測。
浙江省生態環境低碳發展中心技術核查部部長、高工倪吳忠帶來了《浙江省水泥超低排放與國家政策差異解讀及過渡銜接要求》精彩報告。他指出,截至目前,有17家水泥企業完成了浙江省水泥行業超低排放I階段改造和評估監測任務,并在浙江省水泥協會網站通過公示,其中,熟料生產企業8家,獨立粉磨站企業9家。
倪吳忠詳細介紹了浙江省與國家政策差異的解讀,并表示,企業要本著穩中求進、時間服從質量的原則,高質量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分步開展評估監測;企業應重點加強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CEMS)和手工監測采樣點布設規范化、脫硝過程氨逃逸、物料運輸等薄弱環節改造;將經評估監測認為達到超低排放的企業納入動態管理名單,實行差別化管理等。
浙江生態環境集團教授級高工周榮分享了《浙江省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超低排放關鍵技術》。她表示,推動超低排放改造是改善空氣質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抓手。浙江省119家水泥企業顆粒物、SO2、NOx排放量分別為7.85萬噸、1.26萬噸、4.05萬噸,占工業源排放量的8.3%、7.9%和7.2%,污染物排放位居工業行業前列,行業減排潛力大。浙江省要有序推進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依法治污。
周榮表示,2025年底前,一半以上熟料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難點:脫硝+運輸),到2028年,全省水泥熟料企業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既要堅定不移推進超低排放,也要堅決反對突破技術原理實施“超超低”。
浙江省水泥協會會長姚季鑫在會議閉幕時進行了精彩總結。他強調,本次盛會意義非凡,匯聚了行業翹楚分享真知灼見,并特邀專家深度剖析超低排放改造的實施策略與成效評估,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啟示。
面對行業前所未有的考驗,水泥企業亟需強化其核心競爭力——環保、節能、安全、品質與經濟效益。在當下變革期,關鍵在于如何將超低排放轉型的壓力轉化為推動效益提升的動力。為此,姚季鑫提出了三大行動綱領:去產能、去產量、轉型升級。希望在全體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浙江省水泥行業不斷書寫超低排放改造的新篇章,邁向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
匯集四海之智,凝結群英之力,兩天會議干貨滿滿,必定讓每位嘉賓都滿載而歸,化壓力為動力,共同促進浙江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邁向輝煌的新征程!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