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設計院產學研將助推水泥企業轉型升級項目
由設計院承擔的圍繞水泥工業高校產學研重點資助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大部分都是國內首創,擁有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先后取得國家發明專利7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5項。尤其是國內首創的綠色生態礦粉與水泥共性集成粉磨工藝、鋼渣資源化精選回收再利用工藝、尾礦高效綜合利用工藝、新型結構配位與多元屏蔽防輻射水泥技術、磁化基表面活性激發技術、工業窯爐煙氣控制及脫硝關鍵技術,以及高效節能水泥粉磨關鍵技術、高效節能礦渣粉磨關鍵技術、生料粉磨超高活化等技術,直接助推我國水泥工業和鋼鐵工業節能減排與轉型升級。
湖北大學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的前身是武漢市天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集實驗、研發、成果轉化于一體的高校獨立法人經濟實體。公司是以著名專家田鍵為首的武漢天沭科研團隊與湖北大學精英組成的新科研團隊,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在產學研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方面,設計院采用創新工藝、專利技術及核心裝備,目前在國內已建成7條生產示范線。
這7條線分別是河南安陽金湖波年產90萬噸礦渣微粉水泥生產示范線,山東棗莊順興礦粉與水泥粉磨共性集成生產示范線,遼寧朝陽東鑫水泥有限責任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示范工程,河南安陽金湖波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0萬噸粉磨站生產示范線,河南禹州靈威年產300萬噸高效低碳水泥粉磨生產示范線,在建的哈爾濱農墾興發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礦粉與水泥粉磨共性集成生產示范線,以及山東泉頭集團年產90萬噸綜合利用工業廢渣技改工程。
利用、采用該院“高效節能礦渣粉磨關鍵技術”建成的我國首條擁有完全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安陽金湖波90萬噸礦渣微粉生產示范線,自2011年6月投產之后,一直運行良好,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喜人成果。礦渣粉磨臺時產量達到120~130噸,電耗42~46千瓦時/噸,礦渣微粉比表面積420~500平方米/千克。這條生產示范線投產一個月后即達產達標,產品質量指標均達到國家S105、S95、S75各等級技術指標要求,系統裝備全部實現國產化和大型化,系統總投資比國外同等規模生產線節省40%,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十分明顯。這一科研成果,標志著我國在礦渣微粉生產及裝備技術領域的關鍵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使我國在硅質、硅鋁質工業固體廢氣物高效資源綜合利用方面邁進重要一步,為我國水泥工業節能降耗,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美麗中國發揮巨大作用。
湖北大學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于2012年11月在山東棗莊順興首創的國內第一條綠色生態礦渣與水泥集成粉磨生產示范線,實現了我國水泥粉磨領域多項重大技術突破,首創水泥粉磨生產線既能高效粉磨礦渣,又能高效粉磨水泥的先例,直接推動棗莊水泥工業轉型升級,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同時,另一產學研重大資助項目《固體鋼鐵廢渣高效資源化再生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及裝備》,實現了鋼渣粉磨中回收的粒子鋼品位大于85%;干濕復合選的鐵精粉品位大于63%;鋼渣微粉中的有價金屬小于1%;鋼渣微粉比表面積大于450平方米/千克,活性指數7天大于55%、28天大于65%,再創國內鋼渣資源化再生循環利用集成新工藝,解決了國內外鋼渣粉磨中有價金屬高效再選提取的重大技術難題,實現國內固體鋼鐵廢渣從“治標”的污染源治理,轉移到“治本”的資源節約、能源節約和循環利用。設計院將產學研成果與我國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相結合及落實2013年2月國務院頒發的《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精神要求,均對我國水泥工業和鋼鐵工業結構調整與企業轉型升級具有普遍意義。
編輯:紀海波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