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違規水泥項目“下不為例”式的處理當止
《中國水泥網》刊登了“云南違規水泥項目核準有望松動”的消息。消息稱,云南省發改委針對云南省工業主管部門違規自行核準的新上水泥項目和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60余個項目,多次征求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部分企業的意見,形成了《云南省水泥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于2012年11月初上報國家發改委。近日,由國家發改委投資項目評審中心有關負責人帶隊的調研組實地考察云南水泥工業。考察組對云南水泥工業發展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希望本著有利于行業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方案》相關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和完善,并表示將把在云南調研考察的具體情況和對云南水泥工業發展的研判如實向國家發改委匯報,積極提出建設性意見,促使現階段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本是一件云南省工業主管部門違規自行核準的新上水泥項目和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60余個項目的事件,對無視國務院下發的《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行為應該進行追究查處,卻演變成“調整優化”。對嚴重違反了國家有關政令的做法,由于有了“遲遲拿不到生產許可證,市場準入受限,產品質量存憂”,而引起了投資管理和質量監督部門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于事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下不為例。
至于省發改委的“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過認真分析、測算和評估”,得到了“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說詞更是令人啼笑皆非。應該嚴肅追查干擾國家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行為,卻成了對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省發改委提出的三點請求,1.請求國家發改委同意《方案》的實施;2.請求對國發38號文件下發后未報國家發改委審核建成的水泥生產線在組織評估論證后,委托云南省發改委核準后上報國家發改委備案;3.請求同意按照《方案》提出的控制目標,委托云南省發改委核準具體項目后上報國家發改委備案。這三點請求的實質是將違反國家政令的行為合法化,對有關人員也不用追究其責任。張德江委員長在十二屆人大上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如果這樣做,成了有法可依也可不依,這是對依法、守法人是最大的不公,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此等做法將產生“災難”性的后果。
作為國家發改委投資項目評審中心調研組到云南實地調研似應對違規行為按“三不放過”的要求,查請事實,提出處理意見。如果只是對《方案》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對《方案》相關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和完善”的話,就有做“和事佬”以至有“默認”違規行為之嫌。
類似云南省違規上項目的情況在其他一些?。▍^)也有,如果都采取提出個本地區“水泥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方案”,請國家發改委“高抬貴手”放行,使違規項目合法化,則猶如給產能嚴重過剩的水泥行業打了支“興奮劑”,無助于水泥行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編輯:方運田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