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罐車(混凝土罐車)事故不斷 大車司機們真的是元兇嗎?
每次在百度新聞搜索中,輸入“水泥罐車”得到的信息都讓人心碎。全篇盡是事故新聞,水泥罐車(混凝土攪拌車)無形中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馬路殺手”。
水泥罐車和混凝土攪拌車交通事故頻發的現象。據統計,水泥攪拌車每萬車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其他車輛的30倍。部分事故狀況十分慘烈,帶走了數條鮮活的生命,造成重大的資源損失,同時也引發了外界對行業內的一些誤解。在相關企業和部門為生命的凋謝扼腕嘆息的同時,也要深入思考事故頻發現象背后的一些成因。
俗話說,事出必有因。縱觀各調查分析,水泥罐車等造成交通事故主要原因基本概括為:交通環境不佳,氣候條件影響,車輛超載導致故障,車輛質量不過關,駕駛員操作失誤等。前二者則是屬于不可抗力,大部分情況下難以避免。后者則延伸出當前行業的一些現狀和問題。
據統計,載重貨車道路交通事故中有80%以上是由于超限超載運輸引起。超限超載車輛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會出現車輛制動、操作等安全性能較低,發生爆胎,剎車失靈等現象,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根據交通運輸部2016年出臺實施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第二十八條規定,煤炭、鋼材、水泥、砂石、商品車等貨物集散地以及貨運站等場所的經營人、管理人(以下統稱貨運源頭單位),應當在貨物裝運場(站)安裝合格的檢測設備,對出場(站)貨運車輛進行檢測,確保出場(站)貨運車輛合法裝載。然而在現今高昂的油價和白菜的運價的不平衡位面下,高昂的運輸成本迫使部分企業為節約成本違反規定,“多拉快跑”現象普遍,冒著交通管理查驗的風險超限裝運,超載運輸。但不可推脫的是,今年水泥行業脫離了低谷期,形勢大漲,利潤飆升,部分水泥企業急功近利,抱著僥幸心理超載運輸以賺取更多的利潤。
針對超載頻發的現象,日前,各省地紛紛出臺相關治超政策,目前實施基本有效到位。
2017年5月5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于貫徹實施《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的通知。通知表示,針對煤炭、鋼材、水泥、砂石、商品車等貨物運輸車輛,要加強對源頭廠商的管理。目前國內部分水泥廠已經展開了對裝載車輛進行嚴格監測,禁止超載車輛出廠。
江西某水泥企業表示,當地基本以陸運為主,過去水泥運輸半徑于200公里左右,由于治超及其相關政策的出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運輸成本,目前水泥運輸距離僅在100~120公里。
但是,部分地區實行治超政策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刀切”現象,影響了基建工程的順利進行。
就在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優化城市配送車輛通行管理的通知》,對于城市貨車限行、禁行等問題,提出了優化措施,化解配送車輛“三難”問題,聽取司機意見,科學制定治超計劃。其提到:除城市核心區、政治敏感區部分道路外,禁止24小時限制貨車通行。
除車輛超載造成交通事故外,大型車輛質量不過關,司機操作不當引發事故的現象比比皆是。造成操作不當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型車輛的盲區過大。例如混凝土攪拌車,其前方,后方,右前輪在轉彎時會形成巨大的盲區(據數據顯示,近90%的城市道路事故是在車輛右轉彎時發生的),極易釀成事故。
另外,我國的攪拌車是按運輸混凝土方數來計算運費的,罐體容量越大,每趟效益就越高,高效益的需求導致造車企業不斷增大罐體容積,罐體容積由最初的6立方米變為8立方米,又由8立方米變為12立方米……甚至目前市場上已出現了16立方米的攪拌車。而水泥攪拌車車體太重,緊急制動距離太長,轉彎半徑大,重心過高,車輛自身也存在著巨大的安全缺陷。
西方國家對這種車的罐體容積有嚴格的限制,規定容積不能超過6立方米,自重加載重不能超過25噸。在我國,本來也有這方面的規定,可見在執行時并不嚴格。近年來,工程建設施工量需求巨大,部分運輸車使用頻繁但檢修不及時,在運輸過程中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目前大多數企業采用在車身四周安裝攝像頭,設置測距雷達等設備以提高車輛自身安全保障,但更多安全隱患仍需要科技研發的過程中不斷完善。
近年來,為了降低載重貨車的事故率,各地交警部門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管控措施。首先,交警部門規定,水泥罐車必須在辦理機動車限行區域通行證(罐式貨車)后,方能上路運行。該通行證有效期為一個月,嚴格準確地標明了水泥罐車通行路線,盡可能遠離商業區、學校和居民區。其次,嚴格規定了載重貨車禁行道路。部分交通流量大的地區禁止載重貨車類車輛通行。交警部門經常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進行專項整治,整治內容為:駕駛證是否合法、車輛是否年檢、駕駛員記分情況、是否按照規定使用通行證、高峰期是否按規定行駛、號牌是否清楚等。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定期召開例會,通報事故,批評教育,嚴把源頭管理關,以遏制死亡交通事故。
事實證明,交通事故是可防可控的。如果監管到位,行業內各個鏈條能兼顧社會責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重視水泥罐車的安全問題,不斷提高其安全性,那么,水泥罐車(混凝土攪拌車)的"殺傷力"就會越來越低,也就會消除"馬路殺手"的惡名!
金錢誠可貴,生命價更高。愿交通運輸企業能遵守本心,堅持原則,恪守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杜絕超載現象的發生。其次希望望國家能出臺相關政策幫助扶持削減各企業運載成本,實施正確、合理的治超政策,讓混凝土罐車或者水泥罐車早日擺脫“馬路殺手”的惡名。
編輯:朱秋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