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產業必將快速發展
李克強表示綠水青山貧窮落后不行,但殷實富裕環境惡化也不行。我們需要進一步創新發展理念,推動科學發展。一是不能再欠新賬,包括提高環保的門檻;二是加快還舊賬,包括淘汰落后產能等。政府應當鐵腕執法、鐵面問責。
分析人士認為,環境問題已經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具有多重有利因素,能夠兼顧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
首先,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穩增長。在我國經濟告別高速增長階段之后,避免經濟硬著陸保持經濟的適度增長也很重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手段。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潛力巨大,拉動經濟增長前景廣闊。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準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節能服務業總產值可突破3000億元;產業廢物循環利用市場空間巨大;城鎮污水垃圾、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可超過8000億元,環境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
其次,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調結構。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單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等約束性指標,必須不斷提升我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服務水平,為大規模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然選擇。節能環保產業不僅是國家確定的7大戰略新興產業,而且位居7大戰略新興產業之首。這不僅是因為節能環保產業能夠滲透到各行各業,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而且市場容量足夠大,能夠對國民經濟起到足夠的推動作用。節能環保產業將作為未來的支柱產業給予大力扶持。
最后,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惠民生。民眾生活在嚴重污染的空氣、水源和土壤環境中苦不堪言,滿腹怨氣,這不是有質量的生活,更不是有尊嚴的生活,與全面小康社會相去甚遠,更不用說高品質的生活了。
因此,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也是惠民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穩增漲、調結構、惠民生的多重有利因素推動下,節能環保產業必將快速發展。
編輯:周利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