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代替傳統混凝土 3小時修好一座橋
近日,蘇州吳中高新區采用新材料修復技術,用環氧樹脂混凝土代替傳統的水泥混凝土,讓一座原本至少需要花上10天施工期的小橋,僅用3小時便修復完工。
不久前,吳中高新區對轄區內道路進行全面體檢。由于軌交3號線施工,土方車和混凝土泵車等重型車輛頻繁出入,道路養護隊發現寶帶東路月浜橋、茗香橋橋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損等問題,特別是橋梁重要構件——橋梁伸縮縫嚴重受損,出現型鋼變形、斷裂,鋼筋裸露的情況。養護隊工作人員介紹,橋梁伸縮縫用來調節車輛荷載和橋梁建筑材料所引起的上部結構之間的位移和聯結,是橋梁日常維護中的易損構件。橋梁核心構件受損,勢必會給車輛通行以及來往行人帶來安全隱患,必須盡快采取大修整治“手術”,排除潛在安全風險。
經過精細排查后,維修部門為消除橋梁“病害”開出兩個“藥方”:如果使用常規的維修方法,從拆除原伸縮縫到更換新伸縮縫、澆筑水泥混凝土保護層到后期保養需要10多天,這種方法養護時間長、投入大;采用新材料技術,可以讓將工期縮短到最快3小時。
據介紹,新辦法的關鍵秘訣在于使用新材料環氧樹脂混凝土替換水泥混凝土修復伸縮縫,使得工期大為縮短。吳中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采用傳統的方法修復橋梁伸縮縫,維修后水泥混凝土易脫落,而且需要7-15天的保養期,對交通影響較大。采用新辦法,維修簡單,并能在短時間內達到修復效果,既節約成本,又滿足了橋梁隨修隨通的要求。
目前,月浜橋、茗香橋的伸縮縫已經修復完畢,吳中高新區其它橋梁的問題也將陸續維修。該負責人說,在保證維修質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修復效率,道路通行與維修工期之間的矛盾得到了解決。這是吳中區在文明城市創建中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小部分,以繡花功夫的態度將工作壓細壓實,也是推動創建工作的應有之義。
編輯:朱秋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