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規范行業準入 水泥行業提出今年8項工作
2012年,水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雙雙大幅下挫、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同時面臨去冬今春霧霾頻現、環境約束加大的困境。
為把握行業運行和骨干企業經營發展態勢,規范水泥行業準入,以先進企業為標桿引領行業對標達標,強化供給側管理,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不斷降低行業萬元工業產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削減氮氧化物和粉塵排放總量,拓展水泥產業功能,日前,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分別會同湖北、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專家組先后赴華新宜昌、懷寧海螺、銅陵海螺、銅陵上峰等水泥企業調研,并復核申請準入公告的7條水泥生產線。
經復核,專家組認為這7條生產線在質量保障、能耗物耗、污染物防治、安全生產以及社會責任等方面,嚴格執行水泥行業準入條件,達到了行業準入要求,特別是當前業內普遍關注的氮氧化物(NOx)排放濃度均控制在500mg/m3以內。
復核期間,工信部原材料司還會同湖北、安徽省經信委就促進水泥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與企業進行座談。
座談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水泥行業要堅持穩中求進,進一步調結構、轉方式、拓功能、促和諧,朝著單位生產要素和熟料產品創造的工業增加值最大化、伴生的污染物最少化方向邁進,逐步將水泥行業打造成經濟社會發展“要我干”的不可或缺產業。近期要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規范行業準入,堅持等量或減量置換,嚴格控制能源、資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總量,遏制熟料產能低水平無序擴張。
二是加強供給側管理和運行監測,推進對標達標,強化市場倒逼,關停高消耗、高排放的落后裝置,壓縮競爭乏力的過剩產能。
三是鼓勵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聯合重組,利用市場機制促進優勝劣汰,淘汰落后產能,做大做強做優,提高產業集中度。
四是攻克行業急需的脫硝、除塵以及能源高效利用等共性關鍵技術,開發適用于海洋工程和藍色國土建設的新產品。
五是圍繞綠色建筑需要,加快制修訂水泥、混凝土產品標準以及相關工程設計規范,著力發展高性能混凝土和高標號水泥。
六是以熟料為抓手,延伸產業鏈,加強技術改造,發展合同管理、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七是發揮水泥窯獨特優勢,推進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產業廢棄物示范,拓展水泥產業綠色環保新功能,擴展發展新空間。
八是加強行業自律,杜絕違規擴能,維護市場秩序,強化生態治理,落實社會責任,促進水泥產業與當地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