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印發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發展規劃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配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務院《“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實施,指導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科技發展,科學技術部發布了《“十二五”國家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科技發展專項規劃》。
規劃提出,到“十二五”末,突破一批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關鍵基礎理論和技術,實現成本和能耗顯著降低,形成百萬噸級CCUS系統的設計與集成能力,構建CCUS系統的研發平臺與創新基地,建成30-50萬噸/年規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流程集成示范系統。
所謂碳捕捉是指將大型發電廠、鋼鐵廠、水泥廠等排放源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并用各種方法儲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氣中的一種技術。該技術包括二氧化碳捕捉、運輸以及封存三個環節。
據了解,臺泥與臺灣工研院合作,在碳捕捉(鈣回路捕獲二氧化碳先導型技術)方面頗有成效。前世界最大的“鈣回路捕獲二氧化碳先導型試驗廠”已經在臺泥和平廠開工動土,將在年底前完工并試營運。因碳酸鈣是水泥的主要原料,臺灣工研院運用鈣循環捕獲技術與水泥業生產流程結合,是最能創造二氧化碳捕獲效益的商業模式。此外,臺泥還和臺灣工研院合作,將捕捉后的二氧化碳固定在微藻上,進而制成生物質燃料加以利用,進行整體的循環。
編輯:方運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