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這是世界級的?海螺水泥窯碳捕集純化項目的來龍去脈
10月31日,從安徽蕪湖海螺集團白馬山水泥廠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全球水泥行業首個水泥窯碳捕集純化示范項目建成投運,首車純度為99.9%的工業級二氧化碳產品銷售出廠,當日銷量為87.62噸。這預示著,海螺集團填補了世界水泥工業低碳技術的一項空白,朝著高效智能、綠色環保的國際一流企業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圖為白馬山水泥廠5 萬噸級二氧化碳捕捉收集純化示范項目工藝線)
水泥窯碳捕集純化技術復雜,多年來在產學研領域都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
位于海螺集團白馬山水泥廠的該示范項目采用當今環保領域最新技術,其核心技術為化學吸收法。通過工藝加工和精餾后,得到純度為99.9%以上的工業級和純度為99.99%以上的食品級二氧化碳液體。從技術原理來說,主要分為六大步驟:從水泥窯中采集氣體,氣體進入脫硫水洗塔、吸收塔、解析塔、精硫床,完成去雜質、提純等各項工序,最后以液體狀態存儲于罐內。
(圖為二氧化碳捕捉收集純化示范項目球罐)
打個比方來說,等于是二氧化碳這個想從水泥窯逃竄出去的“罪犯”,被及時攔截下來,并集中予以“收押”,最后實現“勞動改造”。
這個“勞動改造”,就是將該項目生產的二氧化碳產品廣泛應用于焊接、食品保鮮、干冰生產、電子、激光、醫藥等各個領域。下一步,海螺將繼續調研、開拓食品級二氧化碳客戶渠道,為后期高端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備客戶資源。按照目前產能計算,一年將捕集純化5萬噸CO2,平均每月減少4千多噸CO2排放。
做負責任的一流企業
海螺集團白馬山水泥廠常務副廠長金峰告訴記者,2016年下半年時,海螺集團便計劃攻克水泥窯碳捕集純化技術。
(圖為二氧化碳吸附塔)
當時,針對水泥行業生產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帶來的環境問題,為充分履行國有大型企業的社會責任,海螺集團積極行動,大膽作為,抽調精干力量,著手開展水泥窯碳捕集純化工作。在反復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最終確定與大連理工大學采取產學研合作的方式開發,由海螺集團投資5000萬元,在白馬山水泥廠建設一條示范線。項目于2017年初開工建設,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艱苦努力,于2018年10月建成投運。強大的技術團隊和投資實力作支撐,讓該項目又創造了一個“海螺速度”。
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博士陳紹云作為技術骨干,全程參與項目建設。他說,水泥行業捕集純化二氧化碳因技術上的復雜性,國內外均無成功應用的先例,國際上目前只處于中試階段。白馬山項目示范線的成功建成,填補了世界水泥工業低碳技術空白,標志著中國水泥工業環保技術取得新突破,在全國乃至全球水泥行業都具有強大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圖為海螺集團首車工業級二氧化碳產品順利銷售出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時表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古今中外,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印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對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影響。翻開海螺集團的發展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徹于始終。
(圖為海螺集團領導一線調研)
1995年,寧國水泥廠建設的水泥窯余熱發電項目,填補了我國水泥余熱超低溫發電的空白。經過10年的集成創新,2006年海螺首條自主設計、自行成套的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配套余熱發電項目建成投運。這項循環經濟技術被列入中國水泥工廠的建廠標準,成為中國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
隨著綠色效益的凸顯,節能預熱器、第四代篦冷機、新型輥壓機等國產化節能設備紛紛在海螺上線。
變廢為寶,是海螺的“拿手好戲”。廢石、礦渣、粉煤灰等工業廢棄物,經過海螺的技術研發和處理,都成了水泥生產的原材料,不僅節約了成本,也有效解決了危險廢棄物處置麻煩、污染環境的難題。
(圖為白馬山水泥廠5萬噸級二氧化碳捕捉收集純化示范項目)
今天,水泥窯碳捕集純化項目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據海螺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張長樂介紹,下一步將加強與相關高校及科研單位的合作,創造條件加快碳捕捉純化技術的推廣應用,發揮其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努力打造循環經濟產業新典范,把海螺建設成為高效智能、綠色環保的國際一流企業,為生態文明事業進步和美麗中國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面前,海螺始終堅定不移地選擇前者。正是這樣的格局、高度和胸懷,才衍生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共同發展進步。
截至目前,海螺集團總資產已達1200多億元,連續14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榮列2018中國企業500強第127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第46位,躋身中國跨國公司100大榜單。
海螺集團用責任和智慧,向世界生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