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徐永模:水泥企業進軍混凝土要發揮優勢 注重質量
近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專職副會長、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徐永模接受了中國水泥網記者的采訪,談水泥與混凝土行業的未來發展。
從200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官方首次提出的“城鎮化”概念,到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的“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城鎮化”已成為各方熱議話題。徐永模會長表示,“城鎮化”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房屋建筑密切相關,對建材行業的直接拉動是顯而易見的,將給水泥行業、水泥制品、混凝土行業帶來深遠影響。最關鍵的是,“城鎮化”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要細琢磨一下,城鎮化建設帶來的積極作用是很顯見的,但是可能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是需要分析的??梢韵胂?,如果大規模投資下來以后,目前的市場需求量可能會不斷增加,將會對水泥行業結構調整產生一些影響。例如,一些規模較小、技術落后的企業一旦有了市場,就不會再進行技術改造或淘汰落后,甚至是該關停的也不關停。政策的投資拉動,有可能會造成結構調整的滯后與延緩,所以在這點上就要做到未雨綢繆,中央出臺相關政策時,要考慮怎么去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同時要考慮怎么去平衡城鎮化建設和當前所要求的結構調整、淘汰落后之間的關系,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1月22日,工信部聯合發改委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對鋼鐵、水泥等九大行業和領域的兼并重組工作提出了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其中特別明確了2015年要達到的產業集中度要求。工信部要求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業產業集中度要達到35%,形成3~4家熟料產能1億噸以上的建材企業集團。徐永模會長說,大企業的聯合重組肯定會提高產業集中度,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會減少企業在市場上的無序競爭,勢必會給行業帶來一些積極影響,但是肯定會有一個反壟斷的限度,所以水泥企業聯合重組的同時要保護競爭。企業規模越大,做技術改造升級、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分攤就會低一些。產品結構也將得到優化,因為企業規模大了之后,肯定會對內部管理進行統一,包括營銷、生產力布局、產品結構或產業結構布局,企業會根據市場的需求去優化、去配置。所以說企業的聯合重組,從組織結構、技術結構到產品結構,都會帶來積極影響。但是一定要掌握一個度,不能違背市場競爭原則,要保護競爭,并有序競爭,因為競爭是會促進發展的,反之壟斷是會影響發展的。
2012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在轉型中實現平穩較快增長。2013年,隨著此前國家發改委密集批復60個基建項目、投資規模超萬億的經濟刺激政策,需求的拉動作用逐漸顯現,為混凝土行業乃至整個建材行業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間,巨大投資也將會帶來一輪發展新型預拌混凝土的高潮。在談到巨大的投資熱情是否會帶來不利于行業發展的因素時,徐永模會長說,“蘿卜快了不洗泥”,發展太快,消化不了,很多管理跟不上,就會出問題。此外,水泥行業進入到混凝土領域,不熟悉混凝土的話,會有一個學習過程,學習過程的速度快不快,是否能跟上發展的速度。混凝土與水泥不一樣,水泥不是終端產品,而混凝土是終端產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就可能會造成像索賠、安全事故等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很重要,要給予高度關注。企業要全面平衡、協調發展,在資金、管理能力、人才儲備及技術創新等方面都要統籌兼顧。如果缺少任何一個,將來都可能會出問題,不僅僅造成企業損失,還會對社會造成損害,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等等,所以一定要協調、有序、穩步的推進。
對于混凝土行業的未來發展,徐永模會長表示,混凝土行業首先要重視綠色環保。地方政府對新建的攪拌站從環保和清潔生產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所以這個行業的發展,首要是要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因為攪拌站都建設在城市周邊,如果環保達不到要求,各種污染問題對城市未來發展都會產生不利影響。第二,水泥企業要發展混凝土產業,一定要發揮其綜合優勢。從礦山、原材料到水泥,再到各種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包括礦渣粉、粉煤灰,最后到集料,都要發揮水泥企業綜合優勢,這樣才能將混凝土產業做好。第三,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產業,一定要掌握混凝土的技術特點,確保產品質量,為工程建筑行業提供優質混凝土。大水泥企業進軍混凝土行業,會帶來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帶動行業的發展,將來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業態,將生產流程分成多個專業化的環節,例如專業的混凝土物流公司、專業化的技術服務公司,用專業化的產業形態來服務行業發展。
編輯:紀海波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