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論中控“大腦”與現場“眼睛”的協作

千陽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孫長俊 · 2013-03-04 12:12 留言

  0 引言

  自計算機集中控制技術出現后,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逐步形成了“中控室控制—巡檢工現場檢查處理”的運行格局,雙方之間的配合是否默契成為水泥生產線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因素。筆者根據自身工作經歷,就中控操作與現場巡檢工的協作部分談一點個人看法,以供參考。

  1 擺正雙方心態

  雖然中控操作員與巡檢工都是公司必不可少的工種,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雙方溝通不到位,往往導致配合不夠默契,給工作帶來不便,甚至影響公司的生產運行。

  一方面,中控室控制整條生產線的穩定運行,責任重大,對操作員的知識和技能要求比較高,因此收入待遇方面相對比較高。另外,為保證中控室設備的穩定運轉,操作員的工作環境相對整潔、舒適,因此,有些巡檢工簡單地認為,中控操作員不用進行體力勞動,而且環境和工資都遠遠超過現場巡檢,并由此產生抵觸不滿情緒。

  另一方面,中控操作員在操作過程中發現有異常情況,需要聯系現場巡檢工前往檢查處理,這屬于工作上的配合、協調,只是各自的任務、分工不同,并不存在誰支配誰的問題。但是往往由于操作員語氣或者其他原因,容易讓巡檢工產生產生抵觸情緒,認為雙方都是平等的員工,操作員無權支配他們。這個問題往往在中控室和現場巡檢屬于同一班組的情況下往往表現的更嚴重。

  筆者建議,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要通過培訓等方式,明確操作員和巡檢工各自的職責范圍,說明兩者只是工作性質不同,每個崗位都肩負著重要的擔子,沒有工作清閑之說,雙方只有共同配合履行職責才能完成工作,消除雙方心中的隔閡。另外,中控操作員發出指令時,要特別注意說話方式和語氣,這是決定是否能夠得到默契配合的重要因素。雖然制度上規定中控室發出的指令現場巡檢必須無條件執行,決不允許推三阻四。但是,如果能夠以人性化的方式,讓大家愉快的去執行,而不是只靠一些冷冰冰的條條框框的制度去強制推行,效果會更好。

  2 加強巡檢工技能的培訓

  加強員工技能培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現實中,很多培訓流于形式,沒有達到真正的效果。因此,在策劃培訓時,要精心準備,讓培訓有質量,讓受訓者有收獲,不搞形式主義。作為一名合格的現場巡檢工,要具備機、電、工藝、潤滑等相關方面的知識、技能,但樣樣精通往往不實際,他們只要能正確處理現場異常情況就達到了基本要求。對于機、電、潤滑等方面的培訓,授課人不要拘泥于形式,最好是親自到現場講解,不僅直觀形象,而且更容易被接受。如果在培訓過程中,讓聽課人現場操作,效果將更加明顯。

  關于工藝方面的培訓,最好能讓中控操作員參與。不僅可以增進中控與現場人員的感情,而且由于操作員對現場異常問題有著自己的理解,培訓內容更貼近生產實際。現場巡檢工到中控學習了解工藝流程,可提高對生產的預見性,逐步學會學會統籌兼顧,全局把握,對中控操作員在日常工作中發出的指令,能夠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促成雙方默契配合。

  筆者曾在幾個新建熟料基地工作過一段時間,由于現場人員技能相對生疏,在日常交流中,需要把每個細節交待清楚,否則他們無從下手。但是如果是了解簡單工藝原理的成熟巡檢工,會根據現場情況合理統籌安排,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例如,余熱發電窯尾鍋爐甩爐或帶爐過程中,對增濕塔出口及入磨風溫影響很大,為調節風溫需要派出巡檢工去增濕塔上操作。但由于甩爐與帶爐需要一個過程,這段時間需要隨時準備加水槍或減水槍。如果巡檢工懂得原理,會二話不說留在上面待命直至系統穩定。否則會不停的爬上爬下做無用功,產生厭煩情緒,責怪操作員。

  再如,粘土、鐵粉、砂巖等校正原料,在聯合儲庫堆放,用橋式抓斗朝各自小倉抓料,經板喂機到皮帶秤。當板喂機出現空載電流時,操作員需要作出的處理是聯系巡檢工檢查是否架空,聯系橋式抓斗司機詢問小倉內是否沒料。但在實際操作中,為節省時間,操作員一般選擇同時聯系巡檢和抓斗司機,因為如果先通知一方檢查,等待反饋結果后再聯系另一方會延誤處理時間,導致磨機長時間斷料運行,影響磨機工況和生料成分。但這種做法,常常會導致現場巡檢工到現場撲了個空。如果明白工作原理,出現問題時中控操作員只需要明確的告訴他們:板喂機電流低,空載狀態,有可能架空或者料倉空,需要前去處理。

  中控操作員也應該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準確預測、判斷現場故障原因,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去指導相關人員處理,合理統籌安排時間,讓巡檢工少走彎路。比如中控操作員要合理控制原煤倉、石灰石庫的庫位,盡量不要在吃飯的間隙讓員工去取料機開停設備;預熱器或生料均化庫頂、水泥庫頂等比較高、偏遠地方,應盡量一次把所有遺留問題全部處理掉,即使已經處理完畢,也要多觀察一會兒確保不再出故障后才讓巡檢離開。如果因為操作原因讓現場人員反復處理問題,自然會滋生怨言。

  上面講了更多的是中控與現場的協調問題,尤其是中控操作員要作為全局指揮者,發揮核心作用,但中控畢竟不十分直觀的了解現場情況,而且操作員也不是萬能的,所以,若有什么突發事件,還需要相關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負責協調指揮,而不僅僅只是聽匯報進行“遙控指揮”,這樣才是根本保證。

  3 加強巡檢工責任心的培養,充分發揮“眼睛”作用

  生產線要做到“五穩保一穩”,單靠中控操作員的穩定操作是實現不了的,需要巡檢工主動與中控及時溝通設備運行、原燃材料變化等各種情況,及時處理各種問題,否則會直接導致“不穩”。

  3.1 加強巡檢工的責任心培養

  一個合格的巡檢工的主要任務時在設備正常運行時積極主動地發現并處理運行隱患,若自己處理不了,則立即向相關人員匯報。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存在平時發現不了問題,但設備事故卻經常發生的現象。因此在工作中不能抱著“現在不用”、“我們班不用”、“設備在正常運行”、“什么事也沒有”、“即使有問題,中控也會打電話”等這樣的心態,而是應該摒棄“這事與我無關”的消極思想,經常去設備運轉部位觀察運行狀況,聽有無異音,觀察潤滑狀況是否良好等,積極主動地處理問題,確保設備完好,物流暢通。對于預熱器頂,均化庫,水泥庫等偏遠、重要的設備,有必要建立“翻牌制度”或者設置巡檢按鈕,確保巡檢到位。 

  筆者有一次去現場,發現砂巖板喂機里面粘土架空(該公司有粘土和砂巖兩個板喂機,后來砂巖停用,放部分粘土,偶爾粘土斷料時開啟砂巖板喂機補償),筆者建議和巡檢工一道把砂巖倉中架空的粘土清倉,巡檢工卻說:現在又不用,清它干嗎?這說明巡檢工的責任心培養不容忽視。

  3.2 充分發揮巡檢工的“眼睛”作用

  巡檢工是操作員在現場的“眼睛”,不僅開機需要巡檢工前往檢查確認是否具備開機條件,生產中的一些異常情況(不僅僅指狹義上的設備隱患及故障,也包括原燃材料的變化及所有影響設備精細運轉的因素等),不能僅僅靠操作參數變化來判斷,更需要現場巡檢工的主動配合。只有巡檢工及時跟蹤反饋信息,中控操作員才能對現場原燃材料的變化情況及熟料質量做到心中有數,及時調整,維護系統穩定。

  以生料制備系統為例,原材料如石灰石等物理性質的變化不僅直接影響磨機運行狀況,而且可能預示著化學成分的變化。巡檢工憑肉眼可以觀察到物理現象,比如粒度、水分變大或變小等問題,發現異常后若及時向中控反映,中控方面可及早加產或減產、提高或降低入磨溫度等,使系統盡快適應原材料的變化,不會導致中控發現磨況變差或變好卻不知其中原因而茫然操作;從化學成分來講,若大塊石灰石較多,某種意義上講CaO含量較高,或可能出現KH高、磨出口溫度升高等,中控可適當降低入磨溫度,及時與質量部門溝通,適當加大粘土配比,減少石灰石配比,不僅能穩定磨機工況,而且有利于出磨生料成分的穩定。

  4 中控操作須加強與質量部門的溝通協作

  生產部門與質控部門是相互統一的整體,二者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生產目標任務。質控部門要配好料,做好煤料對口工作,需要生產部門的密切協作。因此操作員要及時與質控部門溝通在操作過程中的感受體會及現場反映的情況,如石灰石粒度過大或過小,水分偏大偏小以及粉磨系統工況的變化、出磨溫度是升高趨勢還是下降趨勢等等,以便采取針對性措施。質量部門管理人員也要勤下現場了解實際情況,與分析數據相結合,準確預測系統工況。

  5 結束語

  中控室是水泥廠的生產控制中心,中控操作員與現場巡檢人員的默契協作是生產穩定運行的前提條件,二者都應努力提高對各自工作本質的認識,培養良好的心態,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技能。巡檢人員責任心要強,要充分發揮現場“眼睛”作用,提高工作主動性,并加強與質量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嚴格按照巡檢制度作業,消除系統隱患,才能與中控成為黃金搭檔,才能為穩定生產保駕護航!

摘自:2013年第1期《新世紀水泥導報》

編輯:張敏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6 08:07:5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昂仁县| 香港| 岳池县| 屏东县| 从江县| 清徐县| 潜山县| 巴塘县| 治多县| 赣榆县| 永城市| 开阳县| 忻州市| 五常市| 烟台市| 汾西县| 靖江市| 武夷山市| 天全县| 嘉禾县| 兴文县| 万宁市| 双桥区| 汕头市| 高雄市| 乃东县| 古蔺县| 吉林市| 大港区| 稷山县| 南充市| 光泽县| 闻喜县| 鄯善县| 苍溪县| 当涂县| 英吉沙县| 沙河市| 河池市| 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