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真格!長江干線3年拆除1254座非法碼頭
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蘆葦,是長江兩岸最常見的一種植物,在家門口的蘆葦蕩嬉戲放空,是許多生長在長江邊上的人們童年的記憶、心底的鄉愁。
然而,前些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江大開發,一片片珍貴的長江岸線被一座座非法碼頭、一家家污染工廠、一個個“面子工程”侵占,深受群眾喜愛的蘆葦蕩一個接一個地消失,人們嘆息連連、徒呼奈何。
“黑碼頭”就像“牛皮癬”
上起云南水富,下至長江入海口,長江干線通航里程達2838公里。曾幾何時,長江開放開發熱潮興起,寶貴的岸線資源成為競相搶奪的“唐僧肉”,母親河千瘡百孔、亂象叢生。
2014年上半年,記者在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蘇等沿江省市調研發現,一段時期以來,長江沿線一些港口企業和項目業主跑馬“圈地”“圈水”建碼頭,岸線被亂占亂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環境污染、重復建設、效率低下等問題突出。
那次調研,記者在湖南岳陽江段乘船從江面看去,右岸城陵磯自湖口以下連綿數十公里,大小港口碼頭一個挨一個,有吊臂高聳的集裝箱碼頭、件雜貨碼頭、農產品碼頭,也有僅一兩個泊位的小散貨碼頭、危險品碼頭,還有不少是幾乎沒有專業港口設備的自然坡岸碼頭。小碼頭中較多的是砂石碼頭,一處處黃砂堆積,如光禿禿的山丘聳立。在重慶三峽庫區、湖北黃石、安徽安慶等江段,所見情形也基本相似。
在長江中下游,“黑碼頭”也隨處可見。站在江西九江江堤望去,對面的湖北黃岡一側,密布著十來個大大小小的砂堆。車行在黃石長江大橋、武漢二七長江大橋上,兩側的江岸堆積著大量的砂石,岸邊還停靠著幾艘大大小小的采砂船,砂堆一個連著一個,綿延足有兩三公里。裝卸高峰時段,機器轟鳴、烏煙瘴氣。
那次調研,一位國有港口企業的負責人提供的情況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位負責人滿臉愁容地說,他所在的城市共有4座正規港口,而“黑碼頭”多達50個左右。“黑碼頭像‘牛皮癬’一樣侵蝕長江岸線資源,現在長江再想找個地方修建正規碼頭,真的非常困難。”
長江“黑碼頭”主要停靠砂石船舶,不經任何審批,大肆非法經營,一些地方曾屢次整治,卻無一例外死灰復燃。這背后還是利益在作怪,一個吞吐量幾十萬噸的“黑碼頭”,一年的收益可達數百萬元,很多背景深厚的人士參與其間,一些基層單位出于發展經濟考慮也樂見其成。
那兩年,長江兩岸特別是下游江段幾乎被大大小小的碼頭占滿,記者沿江而行,除了少數鄉村江段,大部分城市江段已看不見蘆葦的身影。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隨著長江經濟國家戰略的持續深入推進,長江岸線資源低效無序利用、非法碼頭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非法采砂問題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2015年10月,國家推進長江經濟帶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開展長江干線非法碼頭、非法采砂專項整治。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提出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論斷。此后,總書記多次關心長江非法碼頭治理情況,有關部門和沿江省市迅速行動,多方聯手進行集中專項整治,并開展了多輪“回頭看”,在持續強力整治的基礎上,逐步啟動岸線復綠、建立長效機制等治本之策。
2016年至今,記者多次對長江非法碼頭治理情況進行調研,看到各地一座座非法碼頭被關停取締,一個個砂堆被清運一空,一片片滿目瘡痍的長江岸線有望重現生機。
但長江岸線資源無序利用問題由來已久,背后有復雜的成因和利益鏈條,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蹴而就。
長江兩岸的非法碼頭性質、類別、形成原因千差萬別,有的是在2004年港口法頒布實施前就存在的,時間久遠且岸線資源權屬不明確;有的是在地方經濟發展初級階段,政府招商引資管理粗放、低效率利用岸線資源造成的;也有大量不按規劃、未經審批非法搶建的碼頭。各地按照“取締一批、規范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開展了第一輪長江非法碼頭摸底排查和集中治理。
然而,當時部分地方干部和碼頭業主對長江大保護存有疑慮,認為又是“一陣風”,縣與縣、市與市、省與省之間標準、力度很不統一,加上碼頭涉及的利益巨大而又復雜,非法碼頭治理阻力較大。非法碼頭業主集體上訪、上訴、圍堵國家工作人員等現象時有發生。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江邊的人喜愛蘆葦,不僅在于它的婀娜身姿,更在于它柔軟堅韌的內在美。
長江非法碼頭治理之所以能夠取得成效,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和干部常抓不懈、措施得力。很多基層海事干部反映,黨中央推進長江大保護的堅定態度給了他們一抓到底的勇氣和信念。這兩三年他們的神經都是繃緊的,幾乎天天泡在江里,一發現有非法碼頭的風吹草動,立刻就毫不留情地打掉。
不少基層干部說,非法碼頭大多是當地個別紅人、狠人建的,只是少數人得利,大多數老百姓卻要忍受環境變差之苦,治理非法碼頭群眾拍手叫好。
截至今年5月底,長江干線1361座非法碼頭全部完成整改,其中拆除1254座并全部復綠,規范提升107座。其中,湖北自7月以來,對非法碼頭治理再次開展“回頭看”,鞏固近3年治理成果。湖北共取締各類碼頭1100多個,騰退岸線143公里,生態復綠面積超過566萬平方米。
春風又綠江南岸
如今,乘船在長江上探訪,讓人不由得有一種恍若隔世之感。短短3年時間,兩岸的風光已千差萬別,很多披上“綠裝”的岸線完全看不出碼頭存在過的痕跡,江風吹過,頗有“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意境。
洞庭湖曾是非法采砂重災區,位于洞庭湖口的長江湘鄂邊界水域上千艘非法采、運砂船往來穿梭,兩岸非法碼頭密布、砂堆連綿的“盛況”持續多年,形成長江上最大的水上砂石交易市場。今年夏季,記者乘船到這一水域回訪,船行10多公里,眼前的景象令人驚嘆:采砂船沒了蹤影,兩岸已被青草樹木覆蓋,完全看不出砂堆和碼頭存在過的痕跡……
這樣的變化,在四川、重慶、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沿江省市隨處可見。臟亂差的非法碼頭被清除,騰退出的珍貴岸線不少變身江灘公園,有的則被改造升級為規范的碼頭。
走進湖北宜昌枝江市滕家河散貨碼頭,很難想象這就是長江邊的一個砂碼頭:長達200多米的防風抑塵墻將碼頭和對面的民房完全隔開,門口噴淋設備讓運砂車“出門不帶泥”,砂堆、傳輸帶等都被封閉起來,整個碼頭區幾乎看不見裸露的砂石……
經營這一碼頭的宜昌眾港物流有限公司,由枝江市分散經營的三家碼頭企業資產重組、整體搬遷而成,只占了228米岸線,騰退的主城區970多米岸線將變成濱江公園。公司董事長魯自昌說:“原來碼頭在市中心,污染比較嚴重,老百姓經常投訴,搬過來后還沒有接到一起投訴,大大降低了環保風險。”
宜昌枝城港黨委書記馬愛東對長江非法碼頭治理有著別樣的體會。他認為,如果沒有非法碼頭治理,正規的港口企業就會被“劣幣”驅逐,就不會有航運業的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
持續強力治理非法碼頭也給共抓長江大保護鼓舞了士氣、凝聚了信心。“這些年國家動真格保護長江,我感覺保護區的春天來了。”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負責人張振華說,大家的保護意識明顯提升,保護區范圍內39個非法碼頭都關了,畜禽養殖、工程建設等老大難問題解決了。
疏堵結合、標本兼治,非法碼頭長效治理機制適時出臺。近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鞏固長江經濟帶非法碼頭整治成果 建立監督管理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進一步鞏固長江干線非法碼頭、非法采砂整治成果,在碼頭監管中要引入衛星遙感遙測、大數據、云平臺、無人機等技術,創新監管手段;對已拆除的非法碼頭和保留的各類碼頭,過公開目錄清單加強社會監督;加強督促檢查,嚴肅追責問責。堅決防止反彈和死灰復燃。
魯自昌表示,國家持續整治非法碼頭給自己吃了一顆定心丸,環保要常抓不懈。“只要不是一陣風,大家都規范經營,企業就會有效益,就能看到希望。”
近期,記者又在長江沿線回訪,看到的、聽到的情況令人欣喜:原來隨處可見的一個連一個的砂堆不見了,過去一片片滿目瘡痍的岸線披上了“綠裝”,一個個規范的砂石集并中心拔地而起……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江灘附近小區的居民說:“過去在江景房里住了10多年,卻從來看不見江,只看見漫天的砂堆;現在江灘綠樹成蔭,江邊的蘆葦蕩又回來了。”
編輯:朱秋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