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王燕謀: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中國水泥網總顧問王燕謀
近日,中國水泥網就水泥工業當前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發展拜訪了原國家建材局局長王燕謀。王局長表示當前水泥行業面對的困難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環保問題,一個是產能過剩問題。
王燕謀局長說,目前人們在談到環保的問題時,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氮氧化物的問題上了。其實,水泥工業排放對環境產生的危害中,氮氧化物只占一部分。水泥產業對環境造成的最大的影響是二氧化碳,水泥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全人類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5%,這個數字是非常大的。在我國,水泥行業二氧化碳的排量放約占全社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9%。而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占比究竟是多少,目前還需做細工作,有一種說法是水泥工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僅次于電力和汽車尾氣排放。但是由于目前各大媒體的各種宣傳,將人們注意力都吸引到氮氧化物上,而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似都放在了次要位置了。此外,水泥行業還有第三類污染物——粉塵。現有一些水泥廠的粉塵排放還達不到標準,工藝不完善,廠內廠外污染嚴重,要加強治理。所以說環保的問題,我們一定要看清楚最緊要的環保問題在哪里,并盡快提到日程上來。要進一步分析各類大氣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的技術措施,加快環保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當談到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時,王局長說,“我認為目前水泥行業已出現了過度過剩,不能籠統地講成是產能過剩。為什么叫過度過剩,而不叫產能過剩,是因為市場經濟肯定是過剩的,不過剩就不叫市場經濟。因為有了過剩,才會產生競爭,才產生了競爭機制;有了競爭機制,才能優勝劣汰,通過優勝劣汰,社會才會進步。”
王局長談到了當前政府及水泥行業所做的三方面工作。一是政府監管,最典型的就是38號文的發布,其對水泥工業產能過剩起到了部分抑制作用;二是限產保價。限產保價只能短時緩解由于產能過度過剩而可能產生的惡性競爭,不能從根本上徹底解決產能過度過剩的問題;三是兼并重組。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提高生產集中度,合理配置資源,對行業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但是要杜絕兼并重組中的盲目行為,因為其鼓勵了盲目投資有利可圖,特別是帶有投機性的簡陋上馬的盲目投資,導致后果是助長了產能過剩。他表示,這三方面的工作在解決產能過度過剩方面作用有限,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產能過度過剩的問題。解決產能過度過剩的根本辦法,是在政府監管下的,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優勝劣汰,來解決產能過度過剩的問題。
編輯:紀海波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