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冀東水泥7200t/d到底該不該建?
近日,中國水泥網轉載的一則“黑龍江21家水泥企業聯名上書”的消息十分搶眼,點擊圍觀者眾多。聯名上書的主因是冀東黑龍江水泥有限公司72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興建。報道稱這一消息令哈爾濱周邊水泥企業以及黑龍江省建材行業協會寢食難安。
該聯名信主要反映黑龍江省水泥產能過剩形勢嚴峻,市場嚴重飽和,冀東黑龍江水泥有限公司7200t/d項目并不具備核準的基本條件,建議主管部門不應再核準建設。
冀東集團隨即做出回應,表示黑龍江熟料依賴外進,區域空間有待挖掘,表明國家發改委已對黑龍江省發改委上報的《關于冀東水泥哈爾濱有限公司日產72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及配套低溫余熱發電系統項目的前期工作的請示》進行了復函,同意其開展征地等前期工作,并認為項目建成后,能夠有效地降低水泥生產能耗指標,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并積極協同處理城市垃圾,有助于黑龍江水泥產業結構的調整。
雙方博弈,引起業內人士及黑龍江省工信委、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負責人的關注。不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勝負或許并不取決于雙方人員眾寡。
據筆者了解,冀東黑龍江水泥有限公司72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興建程序合法。除有國家發改委的同意函外,項目環評報告書也于2012年1月5日在哈爾濱市阿城區人民政府網站予以公示,從工程建設范圍到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及防治措施等都一一列明,其中,評價結論第一、第二條表示,擬建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現行的《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和《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符合工信部《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工原[2010]第127號),符合《黑龍江省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2020年遠景規劃》;擬建項目已經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函。
一邊說該項目不具備核準的基本條件,另一邊說符合準入條件,事實情況到底如何?
符合《水泥行業準入條件》。本網水泥研究院曾于2012年8月對東北三省水泥市場進行調研,發現在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今天,黑龍江是少數幾個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人均產能在900公斤以下的省份之一。據黑龍江水泥協會介紹,黑龍江省當前新型干法熟料產能2012萬噸,加上211萬噸的落后產能,累計全部熟料產能為2223萬噸,常住人口為3833萬人,因此,黑龍江省的人均熟料產能為580公斤,人均新型干法熟料產能僅有525公斤。顯然,即便所有熟料生產線100%運轉,且按1噸熟料生產1.6噸水泥計算,黑龍江本省所產熟料全部粉磨成水泥的總產量僅有3356.8萬噸,大幅低于市場需求。2011年,黑龍江省82家規模以上企業水泥產量為4320萬噸,規模以下的30余家企業產量約100萬噸,外進水泥150萬噸,外進熟料700萬噸,產銷率98%。因此,估計2011年黑龍江的實際水泥消費量在4500~4600萬噸左右。 (詳見中國水泥研究院-黑龍江水泥行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且從環評報告來看,擬建項目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屬于《清潔生產標準 水泥工業》(HJ467-2009) “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采用窯外分解生產工藝,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為SO2:187.774t/a、氮氧化物:1986.21t/a,滿足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下達的污染物總量指標要求。而降低水泥生產能耗指標,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積極協同處理城市垃圾,也正是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的創新與研發所提倡的。
為利潤空間所吸引。水泥價格方面,2011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市場需求大幅下降,水泥價格持續下滑。然而,東北水泥市場異常堅挺,黑龍江更是獨樹一幟。據中國水泥網數據,2012年年末,全國平均水泥價格在326.5元/噸,同比下滑9.58%,東北地區均價則保持在430元/噸左右,去年年末,黑龍江P.O42.5水泥價格在420元/噸左右。
2010-2012年東北區域水泥平均價格走勢圖(單位:元/噸)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網
看好未來黑龍江水泥行情。冀東水泥入駐黑龍江,一是符合準入條件,二也為其利潤空間所吸引。同時,將新產能投于此,也是看好國家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計劃,此次布點哈爾濱,面向哈大齊(哈爾濱、大慶市、齊齊哈爾)經濟帶和長吉圖(長春市、吉林市、圖們江)經濟帶,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將充分受益周邊經濟的高速發展。
另悉,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一個面向東北亞全面開放的規劃,其中對俄的交往將是最大的一塊。黑龍江具有地緣和區位的優勢,決定了其將當仁不讓成為東北亞開放、特別是對俄開放的橋頭堡和樞紐站。此外,黑龍江與內蒙古共同打造的綏(芬河)滿(洲里)沿邊開放帶今年年內也有望上升為國家戰略。
黑龍江省雖然城鎮化率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與發達的東部地區比,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加上黑龍江省當屬氣候寒冷地區,城鎮化率的提高對水泥需用量相對較大。對外進一步開放,對內經濟發展的潛力所在,這塊“蛋糕”吸引大集團的青睞也是很自然不過的。
冀東作為全國大型水泥集團,兼并重組了原哈爾濱第二水泥廠,淘汰原有落后產能,實施企業發展戰略大方向是合理的,在項目建設程序上合規合法。不過,在水泥產能全局過剩的環境下,東北水泥企業對新建生產線在一定程度上的擔憂也可以理解,不過可以采用較聯名上書更好及更有效的溝通方法,取得共識,又不傷和氣。建議主管部門權衡好該項目對各方面的影響,和當地水泥企業溝通,認真處置,以有助于水泥產業結構的調整。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