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馬世義:水利項目建設利好2013年遼寧水泥業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11月份,全國累計完成水泥產量達20億噸,同比增長7.53%。1~10月,全國水泥利潤總額437億元,同比下降47%。2012年,事實上除東北的利潤總額略有下滑外,其余區域均下滑明顯。據悉,黑龍江、遼寧利潤持續增長,已進入排名前十,且是前十中僅有的兩大利潤正增長區。
這一觀點在近日中國水泥網記者對遼寧水泥協會秘書長馬世義的采訪中得到了證實。盡管全年的產量統計數據尚未公布,但馬世義預計,2012年遼寧水泥產量應與去年持平,或略有增長,其中主要是受全運會相關的場館和公路建設的拉動。
沈陽成功申辦2013年全運會為遼寧省帶來了大量的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馬世義表示,2012年,沈陽市內的公路基本上全部進行了改造,據了解,僅遼寧四大文化場館總投資近36.2億元。作為遼寧省最大的水泥需求市場,沈陽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帶動了全省水泥需求,也令2012年遼寧水泥價格能夠維持較好的水平。據中國水泥網行情數據中心跟蹤,2012年末,沈陽P.C32.5袋裝水泥價格維持在360-380元/噸,P.O42.5散裝價格則在410-430元/噸,而整個遼寧全年P.O42.5水泥價格也基本處于高位,特別是前三季度,當全國水泥行業處于頹勢時,依舊獨領風騷,如下圖:
馬世義認為,2012年之所以能維持較好的價格,除了全運會的需求拉動,區域內的水泥企業按需組織生產也是關鍵因素之一。“2012年遼寧大多數水泥廠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停窯都在4個月以上,停的少的也在3個月左右,遼寧企業的自律性相對較強”。水泥窯運轉率低,在一定程度佐證了產能過剩的嚴重程度。對此,馬世義憂心忡忡:年年淘汰,年年過剩,嚴控增量,但只要將直徑2.2m的磨機換成3.2m的,或許就能鉆政策空子躲過淘汰,甚至不計入增量,有些遼寧省的地方政府為不影響財政收入,默認企業維持現狀的也不在少數。而水泥行業一旦沒有新增需求的支撐,產能過剩便會愈演愈烈。產能過剩不僅困擾整個水泥行業,對遼寧來說,也亟待尋得新出路。
那么,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喬龍德提出的加強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創新與研發能否與過剩產能和落后發展模式進行博弈呢?
喬龍德提到,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的創新與研發,將使水泥工業技術裝備更加先進,資源配置更為合理,尤其要提高控制排放水平,由此標志著我國水泥工業在發展中不再是“學徒”,而開始當“師傅”了,并表示隨著經濟發展,能耗、排放問題都將成為硬性標準,不符合排放標準的工業企業直接關停這種硬性措施或許將出現在不遠的將來,水泥工業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實現行業能耗、排放、環保等標準的提高,這樣才能在以后的更高環保要求中占據主動地位。
馬世義表示,遼寧水泥企業在環保轉型方面頗具成績,除了脫硝,水泥企業在顆粒物和除塵方面均符合國家標準,不過,盡管脫硝標準久未出臺,但遼寧要求2014年底前2500t/d以上水泥生產線均要安裝脫硝設備。對于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馬世義認為需要一個衡量標準,一個與第一代新型干法區別開來的界限,比如,新型干法與過去的老中空窯在工藝上就存在很大變化。同時也希望二代新型干法技術的創新與研發能對抑制產能過剩起到推動作用。
對于2013年的水泥市場,馬世義覺得是霧里看花,很難準確判斷好壞。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橫跨遼寧的水利工程將給水泥行業注入活力。據記者了解,遼寧省水利廳早在2011年就稱遼寧省將在“十二五”期間投入超900億元建設2萬多個水利項目,如今或將真正啟動。馬世義透露,水利項目將在五年之內拉動260萬噸水泥,盡管不及全運會的需求,不過也算是一大利好。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