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參加中央宣講團“走基層”宣講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面向基層、有針對性地宣傳闡釋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工作,中宣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中央宣講團“走基層”宣講活動,組織農村、企業、高校宣講分團,赴基層農村、企業和高校宣講十八大精神。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作為企業宣講團第二分團成員參加了在廣東和山東的宣講以及企業調研活動。企業宣講團第二分團團長為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另外一位團員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張宇。
1月6日,中央宣講團“走基層”宣講活動在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舉行,黃丹華副主任、宋志平董事長、張宇書記作專題輔導報告。參加宣講活動的有國資委系統相關企業及廣州港集團干部職工約300人。
在報告會上,黃丹華副主任系統分析了我國發展面臨的重要機遇和風險挑戰,深刻闡述了在深化改革開放中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調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與從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管理。宋志平董事長從推動結構調整、深化國企改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走出去步伐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企業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實現尊重經濟規律、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做的探索和改革。張宇書記從構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體系的角度,全面闡述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目標、重點領域以及重大舉措。
宣講采取輔導報告與交流互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宋志平董事長就“作為競爭性國有企業,如何有效地推進資源整合,實現企業轉型升級”以及“新形勢下,如何建立有利于激發企業活力的新型分配激勵機制”等問題與企業干部職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對他們提出的問題作了詳細解答,博得現場的熱烈掌聲。他提出,處于競爭性領域的企業應合理配置內部資源,整合社會資源,提高市場控制力和定價實力,進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國有企業改革中重要的環節是激勵機制,企業按市場化機制運作,提高活力,留住人才,干部員工發揮聰明才智,更好地做強企業。
宣講活動結束后,宣講團赴廣州港集團、太古倉碼頭以及廣晟數碼技術有限公司進行調研。
1月7日下午,中央宣講團成員到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走訪調研,深入商場、超市一線與干部職工進行溝通交流。1月8日,中央宣講團成員在濟南市山東黃金集團與200多名山東省管企業干部職工、省管企業宣講團成員進行宣講報告。
針對宣講對象來自企業界的情況,黃丹華副主任分析了我國發展面臨的重要機遇和風險挑戰,突出強調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性,認為企業要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必須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宋志平董事長結合集團企業發展實際,就企業推動結構調整、整合優化、轉型升級、降本增效和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入報告,特別介紹了近年來集團駐山東企業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所取得的成績。張宇書記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目標、歷史方位、關鍵和重點,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等方面進行闡述。與會者認為,宋董事長從企業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與大家分享了企業管理實踐的經驗。他對形勢的判斷、對產業的把控和對時代發展節拍的把握值得大家很好學習,報告有深度、有想法,分析精辟深刻,對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集中宣講后,宣講團成員與干部職工進行現場互動。宋志平董事長就“十八大報告中,政府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作為礦山企業在圍繞生態礦業建設方面講會有哪些政策支持”以及“如何推動企業技術、管理、營銷等方面創新”等熱點問題與參會代表進行交流。他提出,生態礦業建設對于礦山企業既是機遇又有挑戰,礦山行業是制造業的基礎,地方政府和企業應積極探索;企業解決困難一是靠改革,二是靠創新,大創新不僅是技術創新,還包括商業模式、管理創新和市場營銷創新,要創造良好的軟環境。企業要強調集團的管控能力,避免出現行權亂和投資亂等問題。
宣講團結合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和國有企業實際情況,就新的歷史條件下,企業如何應對我國發展重要機遇和風險挑戰,如何深化體制改革,進行深入分析講解,理論性、思想性和操作性很強,對企業正確理解把握十八大精神,對推動國有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有重要指導作用。
編輯:武文博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