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業布局商混市場 是福是禍?
延長產業鏈,實施骨料、商混、裝配式建筑、水泥裝備制造等水泥相關產業鏈擴張,一直被認為是水泥企業做大蛋糕的重要契機。
然而,在市場需求不振的當下,應收賬款問題嚴重的混凝土行業可能成為部分水泥企業的潛在風險項目。
資料顯示,截止到2023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應收款總額超過1萬億,應收賬款規模持續走高,回款周期進一步延長。
2023年8家以商品混凝土作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全部應收賬款及票據占營收總額的比例大幅上升至108.17%,同比增加了13.08個百分點。
同時,這8家上市公司整體應收賬款及票據周轉天數為380.19天,相較于2022年增加54.85天,回款周期進一步拉長,已經超過一年時間。這說明2023年混凝土行業回款難度進一步上升,企業經營存在較大的壓力和風險。
2023年主營商混業務的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及票據情況(單位:天,%)
此外,由于市場需求不足,混凝土行業也面臨著激烈的價格競爭,疊加水泥企業入局帶來的沖擊,行業形勢嚴峻非常。不少企業選擇以價換量,走低價競爭策略以換取市場份額。
據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報告,2023年共有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商混平均售價情況,這些公司銷售商品混凝土的平均售價為335.16元/方,同比下降15.75%,降幅相較于2022年擴大10.73個百分點。
2023年22家混凝土上市公司整體商混毛利率(取中位數)在12.41%左右,相較于2022年減少0.39個百分點。
近年來,水泥行業大舉涉足混凝土行業,雖然增加了企業營收和盈利渠道,但潛在風險隨之加大。
據中國水泥網統計,截至2023年,水泥及相關上市公司中至少11家涉足商混行業,中國建材排名第一達到4.13億方,第二名華新水泥1.22億方,第三名金隅集團0.54億方,整體產能利用率為20.96%。
應收賬款方面,截至2023年,水泥及相關上市公司應收款總額1072.95億,雖然較2022年底略有下降,但幅度不大。同時,考慮到2023年水泥全行業利潤僅300億,如此高的應收賬款,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經營壓力。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表示,在戰略關鍵機會點上,生存危機點上,可以不惜代價投入,但在非戰略機會點上不能亂花錢。水泥企業也應思考,在如此寒冬,是否應該縮小戰線,集中兵力打殲滅戰,提升盈利。
編輯:戴冬虞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