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綠”成“金” 動能澎湃
7月11日,在高山與密林相伴、綠水與深谷相隨的武寧縣羅坪鎮長水村,悅山居民宿負責人盧咸鋒的手機,不時接到客房預訂電話。他說,現在來當地避暑旅游,得提前兩個星期預訂客房,要不就沒了。
消夏民宿火爆,是綠水青山成為群眾增收致富幸福“靠山”的有力印證,更是江西近年來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全面綠色轉型,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結出的累累碩果之一。
自2016年6月被列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以來,江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殷殷囑托,牢牢抓住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歷史性機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試驗區階段性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生態文明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2023年,我省持續開展工業企業“減排年”活動,累計完成95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總投資額84億元;各地排查整治水泥、焦化、有色冶煉等企業6000余家;新增193個減排項目,實現氮氧化物減排量7800噸。
“十四五”以來,全省規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9.5%;累計創建綠色工廠346家、綠色園區55家;綠色發展指數連續9年位居中部地區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8.1%,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1.2萬億元。截至今年5月,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裝機容量占比達55.2%,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獲得國家通報表揚。
綠色,日益成為江西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2023年,全省分步驟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出臺并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提升行動方案、未來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在落實“雙碳”目標中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
從瑞昌、上猶探索生態溢價交易與融資,到吉安加快省級GEP核算試點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從資溪率先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評價+項目”信貸模式,到銅鼓加快林業碳匯開發“賣空氣”……近年來,全省綠富同興,源源不斷釋放著生態紅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省發改委主任王前虎表示,圍繞全面落實省委關于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的決策部署,立足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將以年度重點工作協同推動各項行動計劃有序實施,凝聚強大合力,為加快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