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過剩產能 龍頭公司有望首先受益
打開發改委的官網,用“產能過剩”進行檢索,就能看到中國目前有多少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水泥、光伏、鋼鐵、甲醇、電解鋁、鉛蓄電池、焦炭、挖掘機、風電……只要有篇幅,這個名單還可以不斷列下去。
前幾年在樓市火爆和“鐵公基”投資大幅增加的拉動下,很多原材料、基礎加工行業出現大干快上的局面,造成了嚴重的產能過剩: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超過1.6億噸,水泥產能過剩超過3億噸,鋁冶煉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65%左右。就連作為新興產業的光伏、風電、LED等行業,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光伏行業甚至到了需要中央政府出面救市的地步。相關行業的股票,在二級市場上也成了無人問津的棄兒,不少股票股價逼近凈資產,甚至已經破凈。
這樣的行業,有沒有否極泰來的可能呢?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希望。
在這次會議上,壓縮過剩產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會議認為,“要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作為工作重點,總的原則是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要加強對各個產能過剩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測,制定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化解方案。”
從近期的一些產業經濟動向來看,壓縮落后產能主要可能從這幾個方面著力:
一是提高行業準入的規模門檻,壓縮小產能;例如近期氯堿工業協會起草了《燒堿行業安全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對燒堿行業實行更嚴格的準入,預計明年發布。
二是提高環保、安全和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標準,淘汰落后產能;例如工信部本周就發布了熒光燈、水泥、電鍍、電石、ADC發泡劑、化學原料藥(抗生素/維生素)等6個行業的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
三是鼓勵優勢企業展開并購整合,例如近期德豪潤達入主雷士照明,就是LED行業加快業內并購整合的步伐的標志性事件;
四是用引導性投資拉動需求。例如國家發改委近日密集核準國內4個風電項目,規模累計680.8萬千瓦,總投資額超570億元。
預計,在壓縮過剩產能方面,后續將有望出臺更加有力的措施,對于產能過剩嚴重的行業,不排除出臺專項規劃來進行治理。
從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來看,壓縮過剩產能有可能成為2013年一個新的主題投資機會,那些產能過剩出現的越早、越嚴重的行業,其中的龍頭企業越有可能迎來轉機。例如從2008年開始就出現嚴重產能過剩的草甘膦行業,在經過痛苦的去產能化過程后,今年迎來了轉機。像鋼鐵、電解鋁、甲醇、水泥、造船等行業,股價也經歷了較長的風險釋放過程,一旦出現政策利好,龍頭公司將有望首先受益。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